写成长报告,通篇都用“父亲”,觉得用“爸爸”、“爹”好像都很别扭,父亲这个称呼很有意思,尊重有之,但更多的感觉到的是一种距离。看电视剧里有人称呼“父亲”,看着很好笑,觉得太缺少生活化了,但是写文章用父亲,却觉得如此妥帖。其实有的时候,文章还是能够表达很多意在言外的感觉吧。
昨天父亲在那里看电视里的戏剧,妞妞也很入迷的看,我突然就问,这古时候的女人真的天天要戴那么多头饰吗?父亲很认真的跟我说,也不是天天戴,遇到重大场合才戴。然后很自然的就说,其实唱戏服饰大多是明朝的,因为元曲嘛,以刚刚过去的朝代为背景写的多。我就感慨,中国的历史上精神受禁锢最厉害的就是明朝了,从宋开始,到明朝达到高峰。父亲顺着我说,是啊,就是**父子弄的,人都不是人了,都给捆绑住了。父亲说,其实唐朝,隋朝民风是很开放的,当时太后都是少数民族,对外族也是接受认可的,不封闭。我说,是呢,感觉国家越强大,对外来的东西越能够接受,自己力量弱了,就开始向内控制了,比如宋朝,外族欺负的不行了,自己却开始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人。
说到这里,突然就不再说了。突然发现,我跟父亲这样的谈话已经很久不见了。因为我心里存有防范,就不能轻松放松的侃大山,很多时候父亲刚打个头,我就把话题岔开了,其实对于我,对于父亲,这样的聊天都是曾经的美好时光。为什么不聊了呢?因为我看到的都是父亲的控制,因为感觉被控制,就觉得自己其实是没有发言权的,对所有问题都不想发表什么看法了。可能在父亲而言,谈天说地是谈天说地,你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有的时候有越规,父亲也是原谅的,但是对于家里的事务,则是我想的都对,没有讨论的必要吧。这也是我们家里的传统,长辈一言九鼎。想想这些年父亲早已改变了很多,凡事开始跟我们讲自己的想法,也会尊重我们对于小家庭做出的安排了,是我们自己没有走出来,还按照原先的规则去设想父亲的专横不可侵犯吧。
年初,父亲因为染发过敏,已经不再染发,现在满头灰白发的父亲,再也看不到曾经的严厉,反而多出一种慈眉善目的感觉。很多事情,父亲也不再表达他强烈的愤怒,可能真的淡定了吧。也许慢慢的,我心里的恐惧会消除,我们真的可以走的很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