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说起她们家乡的一种吃食,总是神秘兮兮,骄傲得近乎苛刻,不容我们打听。仿佛我们知道了就会窃走,夺了她的荣光,她的专利。
团聚的日子,我们就会吃上,多半在杂烩菜里出现,与那些常见菜比,它确实有点与众不同:光滑,细嫩,软绵,咬一口,不留一点杂碎,不费牙,不塞牙。口感类似于年糕,果冻之类,滑溜舒爽。多半是青绿色,有点晶莹通透。我深刻地记住了它的名字——皮渣!
每次吃起它,母亲就会重复一次她的傲娇,依然保持神秘。现在想来,或许是她从没有得到过谁的讲解,所以,她也懒得去组织语言,把这份念想深深地关闭在她的小世界里。
确实鲜见于其他地方,吃到它,不是在母亲的家乡,就是母亲娘家来人,所以,越发觉得它是母亲的专利,人家有骄傲的资本。今天百度了一下,更加证明了这点。皮渣,安阳地区的一种食品。
通过研究人家发的视频,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它的知识,其实,就是用粉条和红薯淀粉通过高温和冷却得到的食品,有的地方叫焖子。
我斗胆学着做了一下,神秘感逐渐消除。然而,做得不算成功,感觉离了解它还差之甚远。
是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去经历体验,怎么取到真经?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怎么能参悟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