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需要撞上什么东西,然后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生死大问,何枝可栖
——《目送》读后感
《“花枝春满,悲欣交集,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这是关于《目送》的推荐语。
我们源于同一条河流
读任何作品,读者和作者都有一段心理和文化的距离需要跨越。尤其是读散文,更是要透视作者绵密的心思和散射的日常,来获得一点认同和感受。在这里没有故事情节取舍的智慧,甚至没有艺术形式包装的精微,因此我们没有什么天气之类的可探讨。有的只是关于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碰撞,所以只有进门聆听和出门回避的分野。
读龙应台的《目送》,没有这种文化的分野和心理的隔阂,是因为我们同在一条叫中国文化的河流。
这条河的上游,住着一个叫老子的,日日喃喃“柔弱胜坚强”的辩证哲说,不知消释了多少冤孽戾气。有一个叫庄子的,编纂着“南溟鲲鹏”的故事传说,不知激起了多少汪肆恣意。还有一个叫孔子的,沉吟着“士,不可以不弘毅”,让多少后人望其项背……
这条河上,啼过杜鹃昏夜悲戚,流淌过《古文观止》的智慧情谊,回荡着《史记》的责任道义,激越着唐诗宋词的一泻千里……
河的下游,是国破家亡时的民族自救,是乱世流离里的人性回归和觉醒……
关于进退取舍,安身立命,同舟共济,家国大义……这条河,一直与我们同在,只是我知之甚少,涉之太浅……
烛光幽微,冷照山壁
《目送》是台湾作家女龙应台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一本散文集。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额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目送》
这是怎样的深沉缠绵又理智决然,是融合了多少爱恨离别的温馨日常,囊括所有的亲情恣意生长。
爱,需要细致。缘尽时,追悔莫及。故,爱照得见所有美的镜头和物象:
“黄澄澄的亮彩,落在黑色缎面上,像秋天的一撮桂花。”那是母亲的心和所有爱意。
“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容颜,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这是女儿眼中母亲的凄美和迷离。
这个世界,还有许多我们不懂,故须同情悲悯甚至敬重。
“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我们了解一段寂寞的歌声,却不了解歌者的寂寞人生。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失败,是人生的修行。因为跌倒过的人,往往更深刻、更真诚。
烛光幽微,冷照山壁。我看到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敏感的作家,关于所有人世间所有人性的悲悯。
春秋义士,世界眼光
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关于政治——“天下大势,非合即分。殊途若得我尊严,则当为殊途而自强不息也。”《江湖台北》中某客关于政治形势的分析。
关于相信——曾经相信过的爱国、历史、正义、爱情、文明的力量、理想主义者……因为概念的重新定义,一一远去,现在信了的是最平凡的老生常谈。《(不)相信》
关于战争——打仗的时候,领袖们以国家安全和民族主权的崇高理由把军费购置膨胀到极致……扫雷需要千万上亿的美金,而婴儿,连奶粉都不够啊。《阿拉伯芥》
关于人性——一张干净雪白的布,是不应该少的。每一年,四千个孟买人死在铁轨上。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吗?”《雪白的布》
这些真实而恳切的议论,让我们看到一个社会批判家的本色。龙应台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重的社会角色,使得她既是金刚怒目的春秋义士,又有多元文化的世界眼光。
我们看到一位热心的作者,站在时代的前列,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等,热爱并尊重生命,为民呼,为生文。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目送》,我来过。生死大问,无枝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