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议“成全”定位

去年秋天,和全忠的联系又多了起来,这才知道他的公司已经今非昔比,创业才两年多,业务扩展到华南、华东、华北,在业内也小有些名气了。但,为他高兴之余,亦生疑窦。

那时,我在北京一家专门做房地产广告的公司任职,对那些依附于房地产的各类专业公司,多少有些了解,无非是规划设计、广告代理、销售代理、物业管理这样一些业态,而 “成全”却很难拿来归类,是个四不像。所以,我几次追问他公司的定位和业务模式。全忠似乎也说不太清楚,反正我现在就记得这么几条:“成全”好比是甲方的策划部;“成全”是整合资源的高手;“成全”游走于地产高层;“成全”寻觅于边缘机会;哦,王石还曾建议他去做地产公关先生……

说实话,年初我就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加盟了“成全”,我倒要看看,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下地产业,这个四不像如何生存和发展。

三个月来,我对这个问题,即市场到底需要不需要“成全”,有了肯定的答案。我试着把现有的客户归了归堆儿,并且分析一下他们的需求。

一类是投资型地产企业如泰达,我注意到该公司的核心口号,“坦诚简洁、求真务实”中的“简洁”二字(用这二字作理念的公司还真不多见),又听说该公司耗资5亿的足球场项目,只派去了一个经理(据说还是司机出身),而设计、施工乃至监理,都是国内外名声显赫的公司----交钥匙工程,真够简洁的!试想,追求简洁到了这份儿上的公司,何必自已成立策划部?雄厚的财力使它可以去购买一流的专业服务;转瞬即失的市场机会更容不得它凡事都从头学起。南昌中溢集团也可归为此类,据说蒋总手下的策划部,至今还没个模样,这也是我把成全的南昌项目组“出卖”给老蒋当策划部用的原因。但我们自已要清醒,这类客户的需求,一定是集中在我们的资源整合能力、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项目组执行力等方面。

另一类是高端需求型如无锡万科。如果说上一类客户把我们当做手脚,这一类客户则视我们为外脑。再比如泰达城,客户自称是城市运营商,竞标时我们自栩为城市营销服务供应商,一唱一合。我们强调,只有站在营销城市的高度,才能解决泰达城所面临的庞大而复杂的市场问题,言外之意,这事儿由我们四不象来干最合适。可惜我们竞标失败,一家广告公司(它仅是手脚!)胜出,但我坚持认为泰达城买错了东西,并且绝不承认这是酸葡萄的心理在作祟。

再一类是提升型如河北卓达集团。卓达虽然规模不小、历史不短,但我以为它的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在石家庄,不成熟的市场、不成熟的客户,养成了卓达“盖房子就能卖”的思维定式,市场策划几乎谈不上。上海宝应花园不太了解,大约也是这种情况。对这类客户“成全”可以充当教练,一定要掌握话语权,否则甲方大事小事一起来,不求前因便问结果的状态非把你整晕不可。当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客户,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特别要注意发现并利用他们的优势,比如卓达在全市建立了几十个销售网点,这是我所见的独一无二的卖楼模式。如果我们把先进的市场营销的意识、手段输入这个网络,那才真是成人之美、锦上添花呢。

如果大家认为,我这个归堆儿还有点道理的话,后续的工作还很多。比如,能不能编制个表,把客户的特征、需求更详细、准确地描述出来,以便我们今后按图索骥?再有,从上述分折中,大家也可看到我们或苦力、或客卿、或教头,那么,如何调配公司的资源,扮演好这些角色?大家琢磨吧,如果按精细操作的方向去建设公司,那真是深不见底呀。

不过,我要声明,以上只是我对“成全”现有客户的分折,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其实我们很难兼顾如上形形色色的客户,从内网的帖子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做得很辛苦,客户关系也非常脆弱。因此,或早或晚,我们必须迭择一个自己能占优势的市场。以“成全”目前的能力,我以为二、三线城市的提升型企业应该是我们的主打客户。

那么,“成全”未来的能力是什么?它能一直四不像下去吗?问题又回到“成全”自身的定位。

在对自己公司的设计中,全忠只有一句话使我印象最深。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们坐在北京的一个啤酒花园里,他云山雾罩地介绍了一番“成全”,见我仍不明就里,就笑呵呵地说了一句:“成全只做锦上添花的事”。嘿!就这句话我一直记在了心里。虽然听上去有点投机取巧的味道,但,我完全给予了正面的评价。鬼爷不才,也曾给此前任职的公司做过一个定位,“专冶疑难杂症”,跟 “成全”正相反,有那么点雪中送炭的意思。但我想说,不管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都是精准的公司定位、专业细分,均与品德无涉;再者,对于一个小公司而言,锦上添花比雪中送炭更透着商人的精明和经营的智慧。后来又看到“成全”的核心口号:成人之美、全力以赴,再一次叹服全忠的文字功夫。毕竟,锦上添花云云只能私下里说,哪有“成人之美”听起来让人舒坦?而“全力以赴”则表明了“成全”的治业态度和操守,一巧一拙,好、好!

半年后的今天我在想,“成全”还年轻,牌子还不够响亮,还没资格挑客户,还不能准确地把“锦上添花”筛选出来,有时还不得不承担力所不及的雪中送炭,于是,尴尬便由这几个“还”字而生,丢单也在所难免。但,这不是定位的错误,而是错位的缺憾。

以最小的力,去搏最大的利,永远是企业经营的不二法门。听我讲个故事,来佐证这一点。96年我再次出任《XX经营报》总编辑,楼下就是它的子报《精品购物》。这张小报是我一个得意门生在92年创办的。最早听他的策划很不以为然,不做新闻不写评论,尽整点商品说明书那样的东西上去,算什么报纸?没想到,当我坐到它楼上的那一年,“商品说明书”每期已然厚厚几十版,彩色印刷,铜版纸封面,广告收入超过一亿,一时间京城纸贵!

当时该报最大的部门是财务部,专开广告发票的会计就有一大屋子,二十多人埋头数钱,发票开到手酸!看到人民币滚滚流进来,我羡慕地对门生说:你这哪是印报纸呀?简直是在印钞!

但很遗憾,报界主流人士仍不肯正眼瞧它,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也还没沦落为“一切向钱看”。我的小学妹、《财经》杂志的总编胡XX,就曾当面讥讽它是“黄色小报”(国外称这种广告纸为黄页)。而我却改变了对它的偏见,愈发觉得它的产品设计是那样的巧妙。你想,商品说明书随处可得,组稿还用发愁吗?编辑一篇商品说明书要多高的学历?人力成本多低呀。最妙的是,商品说明书到底是文章还是广告?可以说每个字都是钱!时下盛行的“软文”,始作俑者应该就是《精品购物》。当然,更深层的考量,还是出品人敏锐地洞察到中国消费时代的到来,商品说明书才能一纸风行。这就是人家的本事了,你不服不行!

定位和传播理论中另一个要义,进入人们大脑的捷径是“争当笫一”。我再讲个故事,2001年我有幸与打工女皇吴士宏共事,她为了制定TCL电脑的企业战略和定位,从美国请来一位“莫师傅”,他们是老朋友了,吴在微软中国时请过他一次。这位老莫早年是棒球教练,老了,打不动棒球了,就改做IBM、微软的企业团队教练了(还有这样改行的?!),所以“争做笫一”大概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中。他把TCL信息产业集团的老总们关在一间屋子里进行魔鬼训练,挥舞着假想的鞭子,逼着大家想出个争做第一的目标。但是,很惭愧,那年的TCL电脑整体排名才第四、家用PC勉强跻身老三,而老大联想独占3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与它的差距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大家绞尽脑汁把公司所有资源捋了个遍,最后斗胆向莫师傅汇报,我们争取做个第二吧。莫师傅说:“好吧,这是你们的决定吗?大家站起来,跟着我喊:we number tow!”可想而知,这样的口号谁好意思喊出口?于是,莫师傅的皮鞭又在头顶上呼啸起来,“继续做作业!继续干活!”终于、终于,有人想到了在美国发布不久的奔4,能不能打奔4的主意呢?

这次定位训练后不久,报端披露了TCL电脑本年度的目标:做奔4中国家用PC的第一 !虽然加上了罗里罗嗦的定语,但“we number one!”终于喊了出来。此后又不久,吴士宏先于联想得到英特尔全球执行副总裁欧德宁的会见。新闻中写道,双方一致认为:TCL信息新家庭的企业战略与英特尔基于奔腾4处理器之“延伸的PC”的概念是相一致的。事后大家感慨万分,如果不是莫师傅逼着弄出个第一,英特尔怎会青睐名不见经传的TCL电脑?

题外话,人家莫师傅跟咱一样,也是个企业战略顾问什么的,此番只身来华为TCL工作了三四天,看吴的面子只收了3万美金。而咱们呢,撅着屁股干多久才能挣到这个数?

好啦,故事讲完了,咱们“成全”能不能也整出个第一呢?

在这次总监例会上,上海同事介绍了华东中介机构的情况,结论是市场普遍需求包括策划、广告、销售代理的综合性服务。于是他们提出了以策划能力为核心优势,包含代理和广告服务的业务模式。我非常理解上海的同志们,因为碰巧宝应项目有代理业务,碰巧武汉项目有广告业务(不巧啦,后来人家辞了咱),还因为碰巧“成全”尚未摆脱生存危机,拾到盘里就是菜。所以他们整出个“三个代表”来。但我以为这是一个十分要紧的关口,我们面临惊险的一跃,须慎之又慎。那么,送上门的生意咱不做吗?我以为,为了积累财富不妨做做,但一定要头脑清醒。生意归生意,战略归战略,生意需要灵活----俗话说,有钱不挣王八蛋。战略需要定力----营销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要求你在竞争中有所取舍,决定不做哪些事。如果全忠只是个生意人,那他做什么都无可厚非,既然咱们“成全”口口声声说在做公司,那么,战略定位就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任凭什么诱惑都不可动摇!

说到这儿,我再卖卖老。我刚接手的《XX经营报》,一年营收才500万,尚亏损。我坐在印钞机楼上如坐针毡,亏损的一百万全靠少东家反哺,为师的很没面子。但《经营报》是国字头大报,自有它长期的战略定位,不可能像《精品》那样经营。况且广告部为“拉”到广告,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还则罢了已然损害了报纸的声誉。但广告部挣的是效益工资,我总不能洁身自好,让员工去喝西北风吧?

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把未来的广告客户如四通、联想、外企这类优秀企业划了一个保护圈,明令禁止广告部人员前去骚扰。圈外的,任由他们去“坑蒙拐骗”,而圈内的好生圈养,只派记者去做新闻服务。我自己就带了人多次去四通,又是抓头条、又是做对话,把段永基伺候得都不好意思了,说:“四通在你的报上打个十万元广告吧”。我说:“谢谢!心领了。您能接受采访,已经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其实我心里很明白,今天收了你十万,明天兴许就被你的公关部列入黑名单。因为报纸发行还没上去,广告不会有半点反馈。

后来我创办了《与老板对话》这个重头栏目,每期一整版,我亲自出马与企业家质询、对话,没想到受到的诱惑更多。才出了几期,责编就美滋滋地跑来,“有个小老板提着四万现金来了,您对不对(话)?”我说:“不对!”没承想过了几天,又来了个提着五万的。我问是个啥企业,小编答,“廊坊做钢窗的。”我说:“玩去!”

这三番五次的勾引谁受得了呀?我索性登了个声明“本版旨在探讨经营谋略,概不收费”!当然,也不能说这些诱惑没有一点积极作用,起码证明栏目是成功的,使我的自信心膨胀,敢于向责编夸下海口,“这个版将来出不出效益?出!但绝不是四、五万,而是二十万!”----我离开报社后一年,该版广告价位果然升到十八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并没有太多的经营理论,只是抱定一个念头,只要不到饿死的份儿上,就绝不为五斗米折腰。

我去万科与王石对话,稿子写完后他的秘书想审审。我逗她说:“凭什么呀?机票我自己买的,住酒店我自己花的钱,饭都没吃万科一顿。哦,就凭王石的大奔到机场接了我一趟?你知道不?本报是独立采访。”嘿,大家看看,这算不算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一张报纸有了这样的品格,将来不赚钱、不赚大钱,那才是见鬼了!

说这些故事,我是想用亲身经历勉励后进、希望他们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定位,坚持企业的品格!如果抱着苍蝇也是肉、拾到盘里就是菜这样的市侩哲学,永远做不成大事。

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啤酒花园里我问过全忠,“谁都知道销售代理在地产中介中挣钱最多,你做不做?”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做!”“为什么?”----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坚定。“要做了销售,前面有几百个竞争对手等着我呢!”听完这话我信了,心里话儿说,这小子不糊涂嘛。

我认为做广和做专,就目前的“成全”而言,其实都有难度,但前者的风险更大一些。特别是在竞争环境中,倘若不善“舍去”,何以得到真正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定位?汉语中“舍得”的真义其实是“不舍不得”!我们把万科视为楷模,试问,如果当年它不卖掉怡宝、万佳(最难得的这都是正在赚钱的生意),还能有今天的万科吗?还有,咱看着广告、销售油水大,难道咱挣的少吗?去年我带广告公司项目组为河南建业服务,10个人,做的事不仅有广告还包含全套策划,月费仅区区五万元。能多收吗?不能。虽然眼下在北京,不附带做策略的广告公司几乎没有了,但它只要还顶着广告公司的名头,就有行市在那儿摆着呢。我曾感慨地对我的前老板说,还是全忠聪明,弄出个四不像,市场上偏偏没有四不像的行情,所以由他定价,他能挣到超额利润。这叫什么?这就叫边缘优势、边际效益。

大前天全忠在电话里问我,如果客户真有广告、销售代理的需求怎么办?我说,整合资源呀,你不是整合资源的高手吗?干嘛非自己做?这里我再送他一句管理大师的话:迟早,在任何行业,围绕整合资源能力的竞争,将取代自身扩张超过对手规模的竞争---- Gary Hamei。

我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名儿忘了,但其中一个镜头至今不忘。一老一少两个西部牛仔策马前行。老牛仔说你们年轻人都搞不懂生活,年轻人问,那生活是什么?老牛仔伸出一个手指头,年轻人说,啊?是你的手指头吗?老牛仔说,no、no!生活中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其它的都他妈不用管。小伙子又问,那是什么事呢?老牛仔说,那要你自己去找!鬼爷画外音:老牛仔在教我们“专注”的重要性。

鬼爷最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但毕竟不如年轻时那般野心勃勃了。我想,如果还有机会,我可能会办这样一间公司:

不求做得最大,但求做得最好;

不求市场份额,但求行业地位;

不求公司流水,但求超额利润!

(2004052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6,608评论 6 52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7,559评论 3 41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4,222评论 0 37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103评论 1 3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0,943评论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80评论 1 3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589评论 3 43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743评论 0 28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253评论 1 32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233评论 3 35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366评论 1 36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7,932评论 5 3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624评论 3 34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047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46评论 1 27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0,953评论 3 3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351评论 2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