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简书上发表文章,说,自己因为写了某某而获得较高的阅读量,以此为基础,激励人们去创作,鼓励人们不要放弃。每每读到这样的文章,我非常地感动,我感动他们有那样的才华,我感动他们很幸运,我感动,他们有的励志故事,可以激励他们前行。
我也热爱写作,我有当作家这个梦想,是源于林清玄的故事的激励。林清玄先生是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非常的励志,但是又绝非按照励志故事来写。我很佩服他,因为他的起步虽然很低,但是他到达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他小时候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我很困惑,在他那个时代,在他的那个环境中,为什么他偏偏独具一格呢?
慢慢地,我开始普遍阅读他的文章,开始认识到他的许多人生经历,开始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文章中,能够读出有情,同样能够读出很多人生道理。我很敬佩他,因为他能够随时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并且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启悟。我觉得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
从去年开始在简书创作,一直到如今。我没有像一些人说的瞬间爆发,还是走的很孤独,很平淡。林清玄曾经说过:“写作是一条孤独的道路”。有人问我:“既然不得志,那为什么不换个方向呢?”我说:人总是有内心向往的东西,只是时机不够成熟罢了。林清玄在文章中写道:“你的环境改变不了你的未来,你的过程改变不了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着你的未来。”由此可见,人们的内心几乎决定着一个人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说不得志吧,也不觉得,因为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成绩,也并非靠它来生活,只是,我向往写作罢了。司马迁的《报仁安书》中写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一时的失意又如何呢?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努力向往自己的方向,最终会有一定的作为的。
管他们去吧!只要是自己内心向往的东西,就放心去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