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滋味,自在从容

下午的讲座,让我仿佛重回大学校园。

讲座的主题是诗词鉴赏。教授似乎对苏轼甚为推崇。刚好苏轼也是我喜欢的“大家”之一。

我看书极杂,但喜欢的作家不多。古有苏轼,近有汪曾祺。盖因两个有趣的小老头儿在某些方面极其相似,也是我心向往之的境界。

对苏轼感兴趣并非是为着那些让人惊艳的诗词。而是源于无意中读到的苏轼的《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初读只觉得文化人就是不一样,搓个背都能写首词。细读感受其精妙,“居士本来无垢”仿佛带着几分“菩提本无树”的禅意。有人说这首词是在暗讽王安石,“水垢何曾相受”,自比为水,表达与“污垢”不可共存的品格。但我觉得这只是后人过于牵强的解读。苏轼做这首词的时候,大概也只是兴之所至,如汪曾祺所云,“遣兴而已”。所以这两个有趣的灵魂,在我看来是有共通之处的。

苏轼的一生坎坷,30岁的时候就达成了父母妻子俱亡的成就,其后官场沉浮,被新党贬,入狱差点掉脑袋,好不容易熬到新党下台得以回归政途,又被旧党贬。一路被贬经过的几十个地方,却给他的来了一个“走哪吃哪”的诙谐评价。被贬黄州时,发明东坡肉、东坡肘子,被贬惠州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海南时,为芋头唱赞歌“味如牛乳更全清。”这么苦的一个人,却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都是正能量。

有些人喜欢将苏轼与李白做比较。但我觉得李白似酒,狂放张扬,热烈肆意。高兴时就“大鹏一日同风起”,低落时就“行路难”。而苏轼似茶,积年沉淀,余香袅袅。高兴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低落时就“江海寄余生”。年轻时或许会喜欢李白的飘逸狂放,而如今更欣赏苏轼的旷达率真。

环绕苏轼身边可探讨的人事很多,如12岁卖身入门大字都不识一个,却在苏轼的影响下“粗通文墨”的朝云,似敌似友的王安石,苏轼的“男神”韩愈----作为脑残粉,苏轼不仅各种手记中“退之退之”不断,连儿子的名字都叫苏过,这是怎样的狂热粉丝啊!

从苏轼身上,仿佛能看到“人间滋味,自在从容”这句话。当人世间的苦辣酸甜,都成为可供欣赏的味道,这样的境界,或许就是“化境”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五花马 鲁迅说:“最深的绝望,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所以,对于一个人而言,于绝境处找到一条逃生之路,不是一件容...
    五花马00阅读 10,160评论 3 72
  • 故事全篇:《妖说》目录(原名《妖说妖话之梦未央》) 上一篇:《妖说》六十三、见家长 晚饭过后,不晓得无忧抽什么风,...
    慕颜未央阅读 387评论 0 0
  • 如何让你遇见我 我向佛借了三生的运气 于是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谨慎的开满一树...
    木子筱筱阅读 238评论 0 0
  • 相反相吸:当一个家长和善,而另一个坚定时 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具有这两种相反观念的两个人往往会缔结姻缘。 一个倾...
    永智平步青雲阅读 3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