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周五
今天下午我和艳艳带着恺祺到桃园挖荠菜时,恺祺居然挑战起了爬坡。他一开始挑战的是小坡,经过几次尝试,便轻松掌握技巧,顺利登顶。可是,他挑战的坡越来越陡、越来越高,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到最后全身都是尘土,仍然没有登上那个两倍身高、80°的陡坡。经历很多次的失败后,恺祺更换了爬坡位置,轻松爬上了陡坡。我和艳艳一直关注着他,还在远处为他加油助威。因为他以前从没有那么大毅力干一件事情,我们也没有这么“放纵”过他。今天下午,恺祺玩的非常开心,期间还栽倒水缸里一次,还好水不多,我瞬间把他拉了出来,检查发现他一点也不害怕,只是衣袖湿了一点,我们大家都笑了,都说“司马光还没来救你 你怎么出来了?”今天下午的经历让我想起来老鹰教育雏鹰飞翔的故事。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 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 物。 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 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推下悬崖而能胜利 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成长 的翅膀会被母亲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 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急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 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母鹰从来不会因自己会飞,有能力觅食,就让雏鹰藏在窝里。相反,它要训练雏鹰自己飞翔,自己觅食,只是在它快要掉下来时适时搭救它,这是一种理智的爱,而不是溺爱。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把子女放在手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让子女吃最好的东西,得最好的照顾,受最好的教育,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其实,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结出的并不是甜蜜的果实,而是苦涩的果实。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责任感,没有孝心,没有主见,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用我们所谓的爱酿出的苦酒,是我们剥夺了他们锻炼成长的机会!
像小树一样长高,似雄鹰一样翱翔。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孩子回归自然,让我们一起努力,家校合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