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
1、汇编指令:机器码助记符,有对应机器码
2、伪指令:没有对应机器码,由编译器执行,计算机不执行
3、其他符号:如+-*/等,由编译器识别,无对应机器码
汇编语言的核心是汇编指令,它决定的汇编语言的特性
存储单元:
8 bit = 1 Byte(字节)
一个存储器有128个存储单元,可存放128个Byte
2个字节=1个字
数据类型:
dw:字类型,每个字类型占2个Byte=16个字节(位)
db:字节型,每个字节型占1个Byte=8个字节(位)
dd:双字型,每个双字型占4个Byte=32个字节(位)
数据的存放:高地址存高位,低地址存低位
CPU与外部设备交互下列信息以进行数据读写:
1、地址信息:存储单元地址
2、控制信息:器件选择、读或写命令
3、数据信息:读或写数据
连接CPU与其他设备的导线——总线:
1、地址总线:CPU通过地址总线指定存储单元
2、数据总线:CPU通过数据总线与内存或其他器件传输数据。其宽度决定了传输速度,n根总线一次可传n位二进制数据(一字节)
总线宽度为八时,传输十六进制数需传两次:先传低八位,后传高八位
3、控制总线:CPU通过控制总线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控制总线宽度决定了CPU的控制能力
内存地址空间:若CPU总线宽度为n,则其寻址能力为2^n Bit
接口卡:CPU直接控制接口卡,实现对外设的间接控制。
存储芯片:
从读写属性上分两类:
1、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带电储存,断电内容消失
2、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内容不好丢失
从功能与连接上分类:
1、随机存储器:存放供CPU使用的绝大部分随数据。主随机存储器一般由主板和扩展槽上的RAM组成
2、装有BIOS的ROM
3、接口卡上的RAM
内存地址空间中,B8000H~BFFFFH共32KB的空间,为80X25彩色字符模式的显示缓冲区。向这个地址空间写入数据,写入的内容将立即显示在屏幕上。在80X25模式下,显示器可显示25行,每行80个字符,每个字符可以有256种属性(背景色、前景色、闪烁、高亮等信息)
一个字符在显示缓冲区中占2个Bytes,分别放ASCII码和属性。
显示缓冲区分8页,显示器可显示任意一页的内容。
(闪烁效果只有在全屏模式下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