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新闻联播》再次播出了与深海热液有关的内容:
(黑烟囱,截图自《新闻联播》)
新闻内容来自“央视网”:
“深海勇士”号完成首次印度洋科考
今天(10日)上午,“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随“探索一号”科考船靠港三亚,完成历时121天航行17000余海里的西南印度洋热液科考航次。此航次,“深海勇士”号采集了近5000份热液大生物样品,发现多处新海底热液喷口,还创造了单月下潜25次的新纪录。
“土味科普”在2018年8月14日曾更新过一篇与热液系统有关的推文,名曰“并不寂静的海底”。
回顾旧文,浮光掠影,算是一个大致的介绍。
今天这个依旧是个小短文,只讲一个问题。
今天的主题,是“黑烟囱”与“白烟囱”。
“黑烟囱”和“白烟囱”属于海底热液喷口的两种类型,因其喷出的热液与环境反应后的颜色不同而取了这两个形象的名字。
在1979年,阿尔文号深潜器首次在东太平洋发现了温度高达350℃的流体,确认了热液喷口“黑烟囱”的存在。
所以,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黑烟囱”与“白烟囱”的差异呢?
喷出物。
黑烟囱的主要喷出物以硫化物为主,如硫化铁等。
(硫化铁By W. Oelen)
而白烟囱的主要喷出物则是硫酸化合物,如硫酸钙,硫酸钡等。
(硫酸钡,Byde:Benutzer:the-viewer )
不同颜色的化学物质与海水相混合,因此热液喷口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
当然,颜色不是黑白烟囱的唯一差异,两者在温度上也十分不同。
黑烟囱的温度为320℃到400℃,而白烟囱则会相对低一些,为100℃到320℃。
黑烟囱和白烟囱可以在一个热液喷口区共存,它们的分布通常可以反映出真正的热源在何处。靠近热源的地方,温度较高,因此,主要是黑烟囱;而在距离热源远一些的地方,温度下降,因此也就出现了白烟囱。
同时,黑烟囱区域也是整个热液生态系统的中心。深入水下,生命不再依靠太阳。这里生存的古菌及极端嗜热菌可以将黑烟囱喷出的甲烷及硫化物通过化学作用,转化为能量,并以此为基础,供给整个热液生态系统。
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热液生态系统的研究,或许有助于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
关于热液的故事,今天就到这里啦~
等下次新闻讲到,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