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
大意是: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也可以解读为“不要整天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而是要担心自己学问不够导致不理解他人”
几位大师级人物的理解:
杨绛
在她的《走到人生边上》里写到对这句话的理解“照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相貌。如果这人的脸是歪的,天天照镜子,看惯了,就不觉得歪了。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潇洒的“帅哥”,照不见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为我们镜子里的“镜中人”,总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况人的品性呢!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妥协’。 孔子常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朱熹
在《论语集注》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这个尹氏就是程灏的弟子尹彦明,尹氏批注说,「君子求在我」,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绝不向外攀求,而是向内求,求在我而不求在人。
蕅益大师
在《论语点睛》里面讲到:「自利,则亲师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则应病与药,尤要知人。」学习圣贤之道的目的就是自利利他。
个人理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虽然短,但是包含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无论是朱熹、尹彦明、还是杨降、蕅益大师,自古以来,已经有无数人对《论语》做了系统的解读,但是归根结底,《论语》就是一门探讨圣贤之道的学问,何为圣贤之道?其本质在于发掘人性的光辉,发掘人性的美好,发掘人性的善良,从而顺应人性,顺应天地良心,让每一个学习圣贤之道的人都难能够活出君子的尊严,君子的胸怀,君子的风范。真正的君子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是不含糊的,正如孟子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求在我,而非求诸人!既然求在我,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也不必要去担心别人不不了解我们,不用担心别人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学问?更不会因为他人对自己不了解而感到烦恼焦虑,事实上,我们更加应该反躬自省,向内求,唯恐自己的学问不到位,我们对人性的把握还不够,对他人不够了解。这是我们所应该要注意的地方。
余超林精读《论语》之16:患不知人也
2019-3-18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