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在清明假期之前就过去了,新年的冲动,被满城的桃花冲散。长长的To do list,现在翻看似乎成了咸鱼,又干又臭。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假期时,带了很多书,下载了几部吐血推荐的高分电影。假期结束,书被原封不动带回来,电影半部没看完,睡了一下午的大懒觉。
我自己也常常用“哎,假期就应该放飞自我”这样的借口来安慰无所事事的周末或者节假日。然而,工作日安排的事没有做完,一直以来想要去爬的山,看的书,做的公益,完成的目标都被搁置,用“本应该放松”这样的借口来说服自己就有些力道不足了。
打个比方,从去年年底,我一直想采访并记录一些动人的“初恋”故事,跟朋友分享这个心愿后,她也鼓励我,说想法很好。然而,3个月过去,我并没有一点动作。我们常常回陷入3个坑害自己,坑害人生的思维误区。而这些误区,有时候被简单的总称为“拖延症”。
1、做好一件事,需要事前从头到尾计划周全再行动。
做好计划是成功人士分享经验的法宝之一。的确,做事情没有计划,是大忌。然而,我们常常在“计划”的概念上吃了大亏。计划是将事情的前后逻辑顺序,完成的步骤和时间节点进行安排。但是,一件你想做的事,通常并不是我们小时候9月开学,11月期中考,1月份期末考这样按部就班的事情。比如,看书并完成读书笔记这件事,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假设,这个月安排看广告类的书籍4本,每周1本,但是因为不能预期的加班,会议或者朋友聚餐,看书的计划总是一再拖延。本来想写的笔记,也因为书没有读完而不了了之。
这就是等着“从头到尾”这件事的发生所埋下的大坑。试想,如果不是一定要把4本书读完,只是随意翻开一页,发现某个案例或句子十分经典,进而记录在册,甚至可能因为太多有趣,一口气多读了十几页。如此,很有可能1月下来,4本书并没有如期读完,但却看到几篇很有启发的章节。
2、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一定有很多人也曾经想过或做过。
这一点说白了,就是励志鸡汤埋下的“意义”大坑。保尔柯察金先生关于“碌碌无为”的长篇大论,曾经激励过无数少年,但是如果以偏概全,错误理解,认为一件事,一定是要有意义,有价值,没有什么人做过,那才值得去做,就有些狭窄了。
就像读书这件事,“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带来的意义,常常是隐性的,指不定在什么时候会给你的人生送上一个漂亮的助攻,但是在当下往往并不能够及时显现。于是,如果你有诸如“读书”、“写个故事”、“做一个新的提议”等等想法时,一旦陷入“意义”思考,就已经败下阵来。毕竟互联网已经进入+时代,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想法,都已经不具备完全的独特性和意义,自己定义意义,或者不追求意义,也许才是更快完成一件事情的好方法。
3、如果我开始做了,却没做好,一定成为失败的笑柄和案例。
迟迟做不成一件事的第三个大坑就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害怕被拒绝。我们常有这样的想法,一件事还没开始,就想到了无数种存在的困难,即便身边的朋友都鼓励你,内心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内在父母没有脱离自身的表现。严厉的父母,尤其是要求高,且鼓励少的家长,孩子长大后,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因为出生后,我们的世界是通过父母的反馈来呈现的。如果父母善于鼓励,那么我们就更大胆的探索世界;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对结果持有“完美”强迫症,那么我们成年后就更倾向于保守的做事风格。即便离开父母很远的城市,这种“你不行”的声音,也会时时在你耳边响起。而父母的批评,后来就会成为领导的批评,同事的不认可,甚至是可怕的笑柄下场。于是很多事情,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被“内在父母”扼杀在自己的脑海里了。
4、跳出大坑,3条中肯建议。
当然,除了这3个大坑,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不同的坑,在帮助你碌碌无为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而如果只是把这些问题统一归咎于“拖延”,往往是模糊了事情的本质,浑浑噩噩的失去了时间而已。
所以,如果下次,你脑海里冒出一个想法,想要做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些改变时,不让这样提示自己。
1、计划赶不上变化,看看当下这一刻钟,自己可以首先做点什么。
2、意义是形而上的,生命终归要结束,填补生命空白,本来就是活着的意义。
3、世界很忙,没空嘲笑你的失败,倒是那些通过动手而成功的人,世界反而拥抱了他们。
没有一件事,是绝对正确的。包括这篇文章。既然外面没有别人,不如尝试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