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佩荣先生的论语讲座里面,有一集引入了一个观点,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培斯的‘轴心时代’观点,先生讲:
“什么叫‘轴心时代’呢?
就是以它为核心,以它为标准,前后不一样。那么哪些人呢?
印度:出现释迦牟尼;中国:出现孔子;希腊:出现苏格拉底;在犹太教:出现耶稣;在这些人里面,耶稣是年代最晚的。
他说这些人出现之后,使得人类历史的发展以他们作为轴线,作为中轴来界定。怎么说呢?在他们之前的世界,比较没有人格价值的呈现,变成一个阶级区分很明显,甚至奴隶社会,好像这个社会里面人的生命是没有什么独立价值的;但是,这几个人出现之后,让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某些努力而修行自己,到最后呢,德行到一种成就,可以超越各种限制:或是觉悟,或是解脱,或是成为一个仁者(像孔子所说的君子这些人)。(轴心时代)从他们开始。”
先生把卡尔•雅思培斯的‘轴心时代’称作‘观点’再恰当不过了。事实上,这个‘轴心时代’只能是一种‘观点’,它就好比一个鱼钩,最多算是一个笊篱,它无法打捞人类的历史和文明,特别是关于华夏历史和文明的全部。为什么这样讲?
简单来说,在孔子年代,比孔子稍早一点的是蘧伯玉,再年长的是老子,老子之前呢?管仲、伊尹,在之前呢?三皇五帝,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这是人的方面。
另外在《论语》中我们也知道,孔子教学生的材料是五经:《诗经》、《尚书》(上古之书)、《礼记》(周礼)、《易经》、《春秋》(鲁国的史书)。本来还可能有《乐经》,但是亡佚失传了。虽然孔子是前辈学问之集大成者,但是,孔子之前这些典籍已经存在了。孔子处于承先启后的阶段。
另外从所谓的四大文明来看,历经沧桑,一直传承到今天,虽然历经浩劫,却仍能又回到世界中心的唯一文明是谁?是华夏文明。
因此,不能说世界各地出现的杰出人物及年代构成了人类的‘轴心时代’,而华夏文明,才是人类文明的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