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个月忙着搬家,别看小小一个家,那家当堆积起来也是可观,每天下班回到家就像蚂蚁做工一样,一点点清理、收拾,通常干到半夜。过程中一边苦恼于东西怎么收纳合适,一边精力不济带来的疲惫感,让我情绪低落。
上周六继续扫尾,我这屋进那屋出,擦洗纱窗、玻璃,老公自己在那儿看书,安排他做个事情帮个忙,倒也没说不干,但他的反应就像是个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懂,让我觉得他就是在敷衍。
搬家以来的情绪积累,在这个时候让我的感受到的是,这个家就我一个人在付出,老公干活不能干,嘴还不甜不会哄人,我还要他做什么。
然后慢慢泛化,不断想起他的各种不好: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容易着急发脾气,节日表示不主动总要提醒,就算送礼物既不贵重也没新意,家里大大小小的活总是干不明白,不爱旅游甚至连去个京郊都嫌又堵又远,带娃缺少方法还不主动学习……控诉起来绝对是一箩筐一箩筐的,感觉这个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
其实这个时候,老公还是在主动示好,表示自己要做点什么。但此时看着他就来气,觉得他假惺惺,我才不要你帮助,同时嘴里蹦出来的是各种风凉话。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两个阵营:一是这个老公既不浪漫也不实用,还要来干嘛;二是你们这个所谓的摩擦过程中,这个老公一直有在示好,是你自己太作吧。
冷战,既是我无力讲话,也是我被现在自己对老公的想法和表达吓到。
曾几何时,妈妈经常向我抱怨爸爸,翻来复去就那些问题,比如:眼里没活,我妈爱干净打扫卫生仔细彻底,还会被我爸批评;不会挣钱也不浪漫;不考虑家庭建设也不拾掇自己;不会来事也不求上进;沟通不畅,吵架时还飙脏话,让我妈感觉没得到尊重。
而现在我老公的问题虽然比这少,但我对他的抱怨里也逃不开这些方面,比如做家务很少,对孩子付出也不够;脾气急躁,感觉自己没得到尊重;有孩子后沟通太少;生活没有仪式感,感觉没受到重视。
想想当时我劝解妈妈的话:“他就是这么个人,几十年都没改过,你现在还指望他改变达到你的要求怎么可能。家务活你要不想干你也别干,自己又要干心里又不舒服又要吵,何苦呢。你只能自己降低标准,或者干脆忽略他这个人,或者就放开自己跟他吵让自己发泄出来舒服了。”,抱怨听得多听得烦了,甚至我希望他们或者离婚改变这种状态。
我那时自认洒脱的安慰,没有意识到我建议的无论何种处理,除了带来伤害之外实现不了任何妈妈对婚姻的期待。而现在曾劝妈妈的话打了自己的脸。
我对婚姻的期待是什么呢?我期望婚姻中的两个人心都为这个家着想,互相给予支持,保持同等的步伐,互相尊重……
任何美好的词汇用于婚姻都不嫌多,但在柴米油盐中,我们常常抱怨的都是细节,然后扩大化否定这些期待。上周六看见老公干活不积极,我就认为他没有对家付出;生产后我在孩子的屎尿屁里挣扎,他在学吉他练英语,我就感觉没有保持同步进步,不公平也烦他;我想出去看看欣赏沿途美景,他从不做攻略各种拖后腿,我就感觉他不支持我;性格遇事急,就算是对他自己的生气,我也觉得他的表现是针对我。
而他真的有这么糟吗?我可以想象把这些问题扔给老公后他的反驳:
我不为家着想?我又没有二心,从不乱花钱,最新这套房不也是我张罗着买的;我不支持你?你去年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说啥了没有,你每次出去健身跳舞我有反对过吗,不菲的健身私教你不也报了吗;不保持同等的步伐?我也有叫你学啊,你自己不挤时间学,难道我要为了等你不进步吗;我不尊重你?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哪件不跟你商量,好多还都得听你的呢。
听听看,其实也很有理呢。当然我也能再找到更多的事情砸回去,不过继续纠结那必定是浆糊一团,因为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理。
所以老公没有我抱怨的那么糟,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一是男女脑回路不同,看问题的点往往并不相同。
就说家务这件事,“男人眼里没活”基本上已成为女人的共识,女人在里里外外忙进忙出的时候,男人坐在沙发上还一脸无辜的说:“这不挺干净的嘛!”,会不会让你很想揍他!你让人家干人家也不拒绝,只是那“过一会儿”就不知道要挨到什么时候,到最后不是你自己把事情干了就是气急败坏的嚷嚷。
其实这本质上也是男女思维的区别,女人在生活环境和条件上更加追求精致、美好和细节,而男人更注重实效,只要没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那就都不是事。
这次搬家本是精装修的房子,在我想着怎样让各种设施用起来更便利、整体家居更协调、软装布置更丰富的时候,老公却是在有了基本家具有床能睡觉有沙发能坐,空调好用电视能响后,就已经满足,每当安装东西遇到点不便,或者布置个背景墙钉子不好敲的时候,他的结论就是“算了,这又不是必要的”,此时就忍不住给他一万个白眼。
日常琐事中,女人的思路是网状的,男人的思路是直线的。女人要照顾到家庭里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各种杂事琐事,通常让她以点到面快速扩展,而男人却只会盯着这个点上的事情,这在女人看来就是男人不主动承担。
米团马上4岁,趁着搬家的机会,我想试着让她分房睡。这个事情跟老公交流他完全没意见,然后我就快速想到,要吸引米团分房睡,那我需要给他布置一个漂亮、温馨的卧室环境,同时还要考虑老人居住的问题,所以我首先要买个上下床,同时给米团准备她喜欢的床上用品,床边再装一个形状可爱的小夜灯,墙上需要装饰画,不仅画框排版要好看,画框大小还要适合装她以后自己画的画,现在房间大点了,可以给她一个秘密空间,布置一个小帐篷,搭上漂亮的小灯。然而交流完后老公就停留在了分房睡这一个点上,他不会继续往下想如何实现,感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在我这儿扩大化一些,就会变成“他不上心,不主动承担,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一个人来想来做”,而实际上他可能真的不是故意懒,而是男人的思路也可以说是社会文化让他只会看到这一件孤立的事情。
二是带着主观判断去沟通,对事情的商讨最后演变成对态度的声讨。
女人容易情绪化,更喜欢关注事情解决的过程,而男人通常是结果型,更愿意关注事情的结果。所以当男人直奔着解决问题而去的时候,女人看到的却是男人没有关注自己的感受,首先就给定了罪“他肯定是这么想的”,最后就变成“你怎么这样啊,你这什么态度啊”,搞得男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又是怎么了”。
有一次我跟老公聊工作上的事情,抱怨一下工作流程如何繁琐,现在协同沟通多么费劲,领导如何如何,感觉工作没有激情,看不到出路和希望等等。心情低落,想要的只是一起吐吐槽安慰一下,或者大气的甩下“那你别干了,我来养你”。结果人家直接开始教我要如何跟领导沟通,指出我在工作没有寻求进步,告诉我社会就这样你只能适应。道理我当然懂啊,当时我心里的直觉反应就是“他就是觉得我做的不好,觉得我没有进步,觉得我不如他”,在这个主观定位上,我出口的话自然就变成了剑拔弩张的反驳:“你凭什么这样说我?我怎么就做的不好了?我就是想让你安慰安慰,你这什么态度。”老公莫名其妙:“我没有说你做的不好啊。”我不依不饶:“你就是这个意思”,最后不欢而散。
看到了现象,找到了问题,那我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婚姻中的我们更加舒服一些呢?
这两天正好在看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里边对孩子的积极乐观训练其实也是对我们大人的训练。其中,他在写道如何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氛围的时候,提出了四步法:
第一步,描述情况。只要描述事实。
第二步,述说你的感受,不要责怪对方。
第三步,要求一个特定的小改变。
第四步,述说这项改变会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时对照着这四步看了很久,也代入了家庭里的一些场景进行思考,感觉如果按照这四步来沟通,我们的情绪应该就不会那么激烈,即便有情绪,也不会让表达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从而才能产生积极正向的改变。
我把周六引起冷战的事情,用这四步复现了一下:
第一步,只描述事实。“老公,我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忙碌碌的打扫,这个玻璃和纱窗擦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呢。家里还有好多其它事情要做,浴室的五金件要安装,地板还要洗扫擦洗干净。你没有加入进来,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事情,看书看电视”。
第二步,述说感受。“我觉得有点累,也觉得有点不公平,这种孤身做战让我觉得就我自己在为家庭付出”。
第三步,要求一个特定的小改变。“我想要你帮帮我,和我一起来完成。我擦窗户的时候你能帮我清洗毛巾吗?这样我就不用爬上爬下了。一会儿你研究下五金件怎么安装,然后我来擦地板。”
第四步,述说这项改变会使我有什么感受。“你要能帮我一起干,我会开心很多,让我觉得有战友,我就算多干一点也会心甘情愿的”。
我感觉如果这样清晰的表达事实和感受,明确指出我需要他做出的改变,而不是带着情绪、闷不作声、摔摔打打继续自己干,或者冷嘲热讽、话中带刺的指责,我这个通常“戳一下”还是会“动一下”老公,应该是会很乐意帮我干活的。
当然这四步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其实不容易。
第一步描述事实时,一定不能先入为主,先给对方定莫须有的罪名。如果在预设对方立场的基础上来描述,那事实一定是会被扭曲的,得不到对方认可,从而失去达成共识的基础。
第二步述说自己感受时,一定不能指责对方。对方给你的一定是事情,而感受是你自己给的,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你的逻辑,所以如果你因为自己的感受而指责对方,对方并不一定会有同样的认为。而且指责对方也很容易激怒对方,打破谈话的安全氛围。
第三步要求对方特定的改变时,改变一定不能只用形容词,比如不能说“我希望你变得更浪漫有情趣”,因为每个人对形容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样容易空洞,让对方反而无从改起,而要用具体的动词,比如“我希望你在情人节时送我一束花”“结婚纪念日我希望你带我去一家高档餐厅吃饭”。同时这个改变不能太大,比如不可能让一个不爱干家务的男人一下子变成主动劳作且还能达到你的清洁标准,你可以先提小的要求:“我希望你每次吃完饭后能把碗洗了。”
第四步述说这项改变会使我有什么感受,这一步我觉得可以夸大一些,相当于是正向激励,当他发现自己的一个改变,能够让自己爱的人感受更好,能够让家庭更和谐,能够带来很多益处,那他一定是会有动力去改变的。
当然婚姻中两个人的相处,需要两个人共同去思考、去改变,然后再互相沟通、磨合。所以这四步法我要转给我老公。加油吧,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