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回收学生的答题卷有感

二测试卷的小分出来了,所以说时效性是有的,人工的误差也是存在的,还是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


1,有一点儿希望,不讲困难,需要的时候主动承担责任,迎难而上。

原本觉得使命和担当都在,感受到底气和责任在,有义务去承担的。

说好的不掀桌子,动不动以刺扎人呢/

动辄以“一个事件”来形容问题。

恶心和膈应,时刻都在。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提醒你……

2,说好的客观、公正呢?

评价标准中说好的不约分不扣分呢?

难解心头完美的遗憾还是怎么。一共35份试卷,我这里不完全的统计,5份试卷中间的10分,11分就是因为没有化简扣了1分,2分。这中间的阅卷人的手劲儿不同还是什么。


当然,没有说话的人是既得利益者,或者是习惯了冷淡,与自己无关,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注意到19题的得分情况:

1,原本就注意到约分,严谨性在,管你如何制定标准,始终不会影响到卓越者。

2,因为没有化简,没有扣分的人,到底没有意识到这个运算能力。自然对于标准是在意的,往往得分就拿捏在阅卷人哪里,寄希望于运气。

3,因为没有化简扣分的人,这次是会有吸收经验的体验。


所以说呢?命题人有自己的考虑,阅卷人有不同的标准,最后衡量的是人心和人性。

后续紧接着来了,紧接着还是同样的一组数据,扣分的有经验了,没有留意到的都是没有过丢分的经历。


说好的填空题返工了呢。

结果还是发现了一个少给了5分。并且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第一还是不是第一的差别。这个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成了独一无二的缺憾,让我一个人如何给学生解释那么多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