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妈妈问我:几个月大的宝宝总是扔玩具,每次你捡起来递给他,他还是继续扔掉。有时候一边扔,一边还会哈哈大笑。孩子这样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这里有两个解释:
一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这个时期正是增长手臂力量的阶段。通过不断的扔东西,锻炼了孩子上肢的力量,促进了身体的自我成长。
二是从精神层面的分析,孩子是在观察你的反应。每次当他扔掉玩具后,妈妈重新捡起递给他,宝宝可能心里觉得自己是能够控制你的,他会觉得自己很强大,有掌控感,成就感。
我们再把场景稍微延展一下,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作为家长,我们觉得是自己在逗孩子玩耍,可是你再反过来想想,是不是觉得此时是孩子在逗我们玩吗?!
可能也会有妈妈问,说孩子总是扔玩具,如果我不给他捡起来,接下来会怎么样?
其实,如果孩子看到你没有捡起玩具时,他感受不到你的反应,这时他在心里会感到很挫败。这种挫败感,偶尔一两次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长期对孩子反应漠然置之,或者是干服拒绝孩子,这种挫败感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会觉得自己是不被重视、不被爱的,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孩子安全感、价值高和自信心方面的培养。若干年以后,即使孩子长大了,也很容易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拥有好的东西。
相反,如果小时候,我们给孩子及时的回应与满足,孩子长大后就更有力量面对遇到的挫折。因为,在他内心深处,父母已经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他有力量支撑自己,有胸怀包容别人的轻视。
还有一位妈妈问,自己的孩子两岁了,为什么还会往地上扔玩具?
下面有个真实案例,带给你一个全新的体验。
这是案例是我的一个朋友的亲身体验。朋友小宁有一个孩子叫聪聪,刚刚两岁多,一次她带孩子在游乐园玩“钓鱼”的游戏。
在一个大鱼缸中,飘着许多塑料做的玩具金鱼,小朋友们手持小鱼竿,玩“钓鱼”的游戏,然后把钓到的“鱼”放到鱼缸外边的鱼篓里。
小宁发现聪聪钓上鱼来以后,并没有放到指定的鱼篓里,而是放到鱼缸外边的地上。她本想去制止和纠正聪聪,但又想观察下孩子是怎么回事。一条、两条,聪聪把钓的好几条鱼,都放到地上。
小宁尝试蹲到聪聪旁边,顺着他的视角,看向那个地方。她突然发现,那块地方刚好再两个大玻璃鱼缸之间,而在太阳的照射下,看上去就像一个大鱼缸。聪聪应该是觉得自己把钓到的鱼放到了这个大鱼缸里。
后来,小宁跟聪聪细致沟通,让他明白那不是鱼缸,是太阳照射的影子。当聪聪知道后,再钓到的鱼就不往那个地方放了。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扔玩具,也许他不是再扔,他可能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罢了。
当我听到朋友向我讲述这个案例的时候,被这个奇妙的解释吸引了,简直是太神奇了,这样考虑问题的视角让我茅塞顿开。
我们有时自以为孩子在做一些坏事,其实那是我们用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分析,假如我们能够站到孩子的视角,会有一个正面的合理的动机,好的出发点,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每个孩子都是很有灵性的,敏感的,他通过特有的思想和方式,引领我们来认识未知的领域,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