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了,所以先把酸碱盐的概念给学生。往年我会直接挑人说,然后再总结。貌似跟学生互动了,好像学生都懂了,但是今年我在这里先留几分钟让学生写出来。最后反馈的时候,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对酸的认识都非常不足,都把酸根当成酸,那么,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再进行修正,并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我想做了这样的调整后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7班
8班
同样,今天在回顾酸的化学性质时,预计花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把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并标化合价、物质名称和物质类别,最后却花了20分钟,这其中还有个别孩子没有全部完成!当我在观察孩子们的作业时,就即便是很好的学生还不会正确标化合价,大部分孩子是先写化学式再标化合价,可见孩子们对化合价掌握得还是不够。在判断物质类别时,还有学生问二氧化碳和水是属于什么?还有一些学生对酸和盐的概念混淆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我听到了真实的反馈,也看到了真实的表现,也助于我们教师及时做出自己的教学决策。
我们的孩子总是懒得写,懒得思考,所以课堂通过定时的书写训练,让孩子慢慢学会在读写中学会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收获。
简单的学过的内容我们可以直接让学生写,没学过的复杂的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怎么做,再把它写出来!比如,PH试纸的使用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这时候让学生先看一遍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学生经历了看和写,再通过实验验证就加深印象了。
我们的课堂不可能按我们的预设完全走下去,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节课完全按照我们的备课流程走下去,即便热热闹闹的,也不是一节好课!课堂上就应该有不同的声音,然后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