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7
今日立秋,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又过了一半。今天的群里流行一个段子,是各种关于秋天的成语组成的,读来让人莞尔。
欧阳崇一:1496-1554,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官至礼部尚书。欧阳德为人敢于“谠言正论”,不避权贵,临危不惧。德服膺阳明“致良知”说,是江右阳明心学正传的主要代表人物,影响较大,著有《欧阳南野集》。
本文是嘉靖五年(1526)丙戌,阳明先生在越城写给欧阳崇一的回信。
良知不从见闻来,见闻却是良知的运用。所以说良知虽然不从见闻来,但却离不开见闻。因此,致良知是学问的关键出,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一般来说,学问功夫关键是要抓住主宰。如果明确了主宰就是致良知,那么凡是见完也都是致良知的功夫,所有日常琐事见闻应酬,虽然头绪繁多,但都是良知的发挥,运用流传。没有了见闻应酬,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因此,见闻与致良知都是一件事。如果说致良知要从见闻中求,这话语中难免会把良知见闻看成两件事。良知作为先验的道德意识,不依赖于后天的见闻知识,是生而具有的。经验认识活动都是良知发生作用的表现。而对于种种经验认识活动,良知都是其中的主宰。这里,阳明先生将良知与见闻之识区别开来,但马上又将两者统一起来,说致良知与求见闻并非两样功夫,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