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的外面有一棵树。
其他的树也许被砍伐了,只有这一棵,它是扭曲的,粗陋的,不协调的,所以,它活了下来。
平野里只有它一个庞然大物,像高山上静静生长,悄然展开的守望者。它看来很厚实,下粗上细,杂乱无章,不比竹中通外直,虚中有结,挺拔凌云。但,也许这是树自己的生长姿态,不像竹,也不羡竹。
上青天,下后土,中苍树。温润的色彩,平和的线条,若才子佳人之笔。不是印象派,它只能画出表面,但这幅画明明表现一个主题:孤独。
是的,孤独。
但我喜欢这孤独。
它不像处浊世而不染,出腐泥而不沾的君子莲,它的心被厚厚包裹着,它是自知的,所以它内心宁静,具有平和、恬淡的内心世界。因为它的自知来自于生命品质的凝练与塑造,来自于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对自我能力的正却评判。
它有孤芳自赏吗?有的。它为自己骄傲吗?不是吧。
它高高的,远远的,形单影只。它扎根泥土里,却生于其上,居于蓝天下,却同看一个世界。也许这就是孤独该有的样子吧:它在时光中生长,却看时光长河流淌;立在天地之间,却站在世界之旁。
它高高在上,却不会傲然不群。
春天,它不会太过欣喜,只是添一抹绿。有风划过,只摇动叶片,枝干中立不动,有人说这有些虚情假意,但何毕说它?从低处向高处表现示好,腹里藏刀,这才是,但,如果它本来就站在高处呢?从容不迫,优雅自然。
冬天,万籁俱寂,孤寒蚀骨,它却自顾自地生张,在这寂寞的日子里寂寞的充实,想来,有是刻骨销魂的。若雪凰天上衔来的诗,浓浓的,凉凉的;若空洞寒风中飘荡的歌,悠悠的,绵绵的。够感人,够悲怆。孤独的饱满,恰到好处。
既然天地都生于虚无,归于虚无,那么寂寞不是根植于人的吗,又何必排次寂寞?它能排去我们很多东西,越是想,发现诱惑越大。虽说我们不甘像树一样自然而然,但为什么不在自己成长中放上孤独,优雅而缓慢的生长?
即使你没有绝世容颜,那拥有高雅的姿态也是不错的;如果你觉得孤单,那不如让寂寞充实……
人们看世界总免不了在窗子里——寂寞的窗后,复杂的窗外,但不会老死不相往来。你会说,窗子外面有片天,但窗子自在天中……
风呼啸而过,显出傲人脾气,吹折了树,却吹不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