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我们不需要怜悯特殊对待

年关将至,远在外乡的羁旅倦客纷纷踏上归途,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路上的思绪纷纷扰扰,激起漾漾水花。

他们还好吗?是否还记得我曾经对他们说过的,虽然以前的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那些如利刃般插入他们心底的话。

你怎么连这个也不会啊。
不用你做,我去弄吧。
你看你,这么简单都弄不好。

曾经的我不懂,年老的人需要什么,逢年过节,自己车后的后备箱总是满满的,然而在离开的时候,后背箱里仍旧是满的,给他们买的保健品换成了他们对子女们满满的牵挂。

他们是需要物质上东西吗?

觉的他们孤单,就给他们买了一只猫,一只狗,下次回来,猫咪,小狗都变的肥墩墩的。家里变的活跃了很多,但仍然时而叹气,皱紧眉头,一丝落寞的神情。

于是我把他们接到了身边,我给他们做了所有的事情,然而不出一个月他们就想回去。

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                                                                  ——《触不可及》

这是电影触不可及上的一句台词,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觉得为父母们做所有的事情他们就会感到开心,却忽略了适当的尊重。

父母知道子女忙,从不要求你们过多来陪伴,只是希望能为你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然而你却连这个也剥夺了。

每个人都痛恨老去,但真正的老去,是发现自己连一丁点事情都不能给子女们做。一个人最大的需求,首先是活着,其次便是发现自己活着的用处。

给大家一个离你最近的例子,当你给老人让座,有些老人会接受,有些会拒绝,你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那些拒绝的老人眼中是充满着生机的,即使他们颤颤巍巍,站都站不稳。而那些选择接受的老人则或多或少的散发着迟暮神情。

我不要求你们对我怜悯,我还没有老。

我虽然残疾了但我也能做事情。

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你们的帮助,但不接受你们的怜悯,他们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一样生活。

小时候有个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家里的灯座坏了,爷爷一向是家里的大家长,毕竟有威严,他就去修去了,然而并没有修好,结果我自告奋勇的上去修,反而给修好了。

当我回头看向爷爷时,从他的神情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落暮的神情,就好像在那一瞬间,他虽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老了。

老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不得不承认他已经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适当的忙碌可以让人永葆青春。

接下来便是给各位羁旅倦客们的忠告。

过年了,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一个人揽下,适当的让父母去做一些事情。

千万不要当父母面挑剔他们的劳动成果,即使弄糟糕了,大不了在背后默默重新弄一遍。

多夸赞父母,让他们觉得自己对子女还能有点用处。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所有的如同我一样游子早日归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父亲的陪伴和教养,不仅会给孩子一个更完整的童年和更健全的身心,更是身为男性的父亲自身走向成熟的标志。爱,是为了另一...
    亦梵阅读 126评论 0 0
  • 人一生要实现四大管理:情绪管理,财务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重要之重是情绪管理。因为只有情绪管理恰当,才能够顺利...
    蓝色的天空_f369阅读 573评论 3 12
  • 活着的意义一定比死亡高尚吗? 刚看完大卫.戈尔的一生这部电影,对死亡对活着的价值很好的演绎出来,教授用生活去证明一...
    cindy幸福在路上阅读 4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