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恶人读书,适以济恶。
原文: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译文:
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善行好事就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名言佳句就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资助武器给贼子,接济粮食给强盗。
个人见解:
-1-
“恶人读书,适以济恶”,私以为,善人读书,亦可济善。然而问题又来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又是真正的恶呢?显然,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当我读到译文的时候,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最近,刚好在读古书。然而这句话却说,“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这就不得不让我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心底纯洁的人?想到此,我就特别恐慌。如果要我回答内心是否纯洁,那我肯定会说自己内心纯洁。但是,这个回答明显有太多的主观性。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们有了自己的意识,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不受这个社会的影响,无论善恶。
个人认为,人性都是善恶并存的。没有绝对的纯洁,也没有无绝对的丑恶。人性总是在善与恶之间不断摇摆。只是我们是否行善或者作恶,又是另外一件事了。尽管行动受思维的牵制,但思维未必会转化为行动。
-2-
尽管古语中有太多的告诫,但是人们总会忽略这些道理。
提到读书,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学校。按道理高等学校是一块净土、乐土,是启发人的智慧,是培育国家栋梁的地方。然而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媒体屡次报道了高校一些学术论文造假,老师行为不端的等等新闻。尽管这些人只占了其中很小一部分,但是也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尽管我们不能对别人太苛责,但是有一些事情需要底线。比如论文造假事件。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搞学术的地方,如果学校老师论文都是假的,那么科研还有什么意义?这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对科研的一种践踏。因此,我们需要去守住这条底线,让科研回归科研本身。当然,这是一条极为艰难的路。
-3-
俗话说:“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一个心地纯洁品德高尚的人有了学问,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社会人类有所贡献。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行了学问,却好比如虎添翼,他会利用学问去作各种危害人的事。例如现代人所说的“经济犯罪”和“智慧犯罪”等等,就属于这种心术不正之人的具体表现。因为这些人会以自己的学问件为武器,在社会上无恶不作。有的以君子的姿态好话说尽却坏事做绝,有的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祸国殃民的勾当。
所以对于社会来说,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有德之人。至于才华之事,如果有是最好的,但是缺少一点也没有关系,毕竟对这个社会没有危害。
-4-
结语: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重要的不是自己是善是恶,也不是德与才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因为善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性之中。所谓的好人也可能做坏事,所谓的坏人也可能做好事。那么,我们就需要这种自我反思的能力,去思考我们自身的行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底线,形成自己的一种价值体系。这样我们在选择的过程当中,才会有自己的原则,才可能避免犯一些大的错误。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诱惑或者自己会做出什么事,只是有自己底线才可能抵御住更多的诱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