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收到AMC在线清退教育退费诈骗陷阱
近期,有关教育退费的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收到教育退费文件诈骗。许多家长和学生因不慎点击诈骗链接,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为了帮助大家有效识别和防范此类诈骗,保障自身权益,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种诈骗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一、诈骗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施诈骗:
1. 冒充官方机构
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等方式联系受害者。他们可能会使用伪造的标识、统一的号码或仿冒的官方网站,使受害者误以为真。
2. 伪造退费文件
诈骗分子发送所谓的“退费通知”文件,文件中可能包含虚假的政策说明、退费流程和链接。这些文件往往制作精美,仿真度较高,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3. 诱导提供个人信息
在退费文件中,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他们声称这些信息用于核实身份和办理退费,实际上是非法获取受害者的隐私。
4. 钓鱼链接和二维码
退费文件中常常包含钓鱼链接或二维码,诱导受害者点击或扫描。一旦操作,受害者的设备就可能被安装恶意软件,或被引导至虚假的退款页面,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5. 高额退费诱惑
有些诈骗分子以高额退费作为诱饵,声称可以退还远超过实际缴纳的金额。这种超乎寻常的优惠往往使受害者放松警惕,急于办理退费。
二、典型案例分享
日前,有市民收到快递包裹,打开后发现是一张“退费函”;轻信培训机构要退还8000多元学费,不料落入陷阱,损失惨重。
退费需要先买基金?
日前,广陵区的李女士收到一个快递包裹。她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张某培训机构学费退费公告,提到“因该培训机构服务不到位,根据国家规定要进行退费”。李女士此前确实报名了该机构的培训班,于是扫描了公告上的二维码。
李女士很快添加“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对方声称可以逐步退还学费8000余元。然而,对方提出,“因为学员人数众多,培训机构目前无法承担全额退款,还请耐心等待解决方案。”几天后,李女士询问对方退款事宜有无进展,对方称虽然无法一次性退还8000多元的学费,但可以在线“指导”李女士在某App投资指定的基金。
“为何要投资基金?这和退还学费有什么关系吗?”面对李女士的询问,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解释,他们有渠道能够掌握内部消息,如果投资指定的基金,盈利的钱甚至能超过退还的学费。“前期已有学员进行了这种投资,基本都拿到了高于退款费用的收益,我们推荐的基金都是稳赚不赔的。”
李女士将信将疑,先投资了100元试水,没过多久便盈利20元。李女士又追投了500元,操作后收益100元。两次的本金和返利均提现成功,李女士逐渐放松了警惕。随后,对方趁热打铁,表示如果愿意一次性充值10000元便能退回培训费。李女士同意了,于是“客服”将其拉入“学员退费群”。
随着“退费学员群聊”“退办专员”“基金规划师”等人轮番诱导,李女士索性选择了指定的大额基金,不过,这次却无法提现。对此,“退办专员”称李女士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金,后又以李女士信誉分不够等理由,诱导李女士不断转账。可无论其如何操作,始终无法提现,李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随即报警,其间共损失50余万元。
“退费”变投资理财诈骗
根据李女士提供的线索,民警认定,其遭遇了骗子冒充培训机构以“退学费”为由实施的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培训机构人员,以退还培训费为由博取受害者信任后,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App进行转账,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下载的App实际是涉诈App,虚假投资平台显示的是虚拟数字,受害人禁不住诱惑进行大额投资,肯定拿不回投资款。”民警说。
警方介绍,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给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先期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不管诈骗分子编造何种理由,设置何种陷阱,最后都会提到钱,达到诱骗受害人转账的目的。”民警表示。
警方提醒 “高额返利”项目不要信
警方提醒,大家收到陌生快递包裹,不要扫里面的二维码。办理培训机构退费等相关手续,要以政府部门、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原路返还给个人缴费账号,不会以添加QQ或者下载其他App的方式进行。如退款过程中被要求附加购买理财产品或支付其他费用,都是诈骗!
大家在收到关于钱财方面的来历不明信息时,要注意甄别信息的真假,必要时可向有关部门核实。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返利”的投资项目不要信,别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防范收到教育退费文件诈骗,守护自身的财产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