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是对他人的尊重!
当你置身事外,你会觉得无关痛痒;但当你身处其中,你才会受到百般折磨!
《易经》上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意思是平和的人言辞简明,浮躁的人言辞烦多。而聪明的人,不仅懂得谨言慎行,更明白守口如瓶的智慧。
《增广贤文》有云:“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守住自己的嘴巴,像瓶子一样严密,不要多言。
守住口,就是守住心,守得住心,才静得下来,而越是安静的人,越是强大无比!
保守秘密,非礼勿言
有人说:“秘密若从口里出来,就已经出了大门了,以后会遍于全世界”。
一个人若要保守秘密,首先必须做到自己守口如瓶。
对于别人的秘密,做不到守口如瓶的人,只能令信任自己的人彻底失望,也失去别人的信任。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好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朋友顿时无言以对。
能够保守他人交付自己的秘密,是一个人具有诚信与公德的基本表现。
守住了口,不吐露他人的秘密,也就守住了自己的品德。但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类人,以打听别人的秘密为专长,以宣扬别人的私密为取乐,这样的人最后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在沧州,有个姓蔡的瞎子,偶然结识了一个自称姓蒲的老先生。蒲老先生有时与蔡瞎子饮酒谈笑。
时间长了,蔡瞎子发觉蒲老先生不是人,而是山间的精怪所化,然而因为相处融洽,也就不忌讳。
当地有一个人因为通奸而牵连官司。大众议论纷纷,有人说确有其事;有人说此人清白,全属诬陷。
蒲老先生来做客时,蔡瞎子与他谈论此事,并对他说:“你既然通灵,何不说来听听?”
蒲老先生听了,十分生气地说:“我辈是修道之人,怎么可以干预、探听人家隐私。”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适当地保持缄默,培养守口如瓶的品质,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良好表现。
如果一个人不能替别人保守秘密,那么就不要奢望别人会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挺身而出。相反,而那些懂得尊重别人,为他人保守秘密的人,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守口如瓶,是尊重他人的隐私
《庄子·列御寇》中说:“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守口如瓶并不容易做到,因此这也成为了人品的试金石。
曾个人去某跨国企业应聘,来求职的人很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测验后,终于进入了最后的环节。
但他却被一个问题难住了,面试官拿出一张纸,上面这样写着:“请写下你之前所任职公司的秘密,越多越好。”
一边是自己心仪的岗位,一边是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实在难以抉择。
他看看周围,发现其他人都在奋笔疾书。他思虑了一会,拿着试卷走到考官面前说:“对不起,这道题我不能答,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义务保守秘密。”说完便离开了考场。
没想到第二天,他却收到了录用通知书,上面有一行显目的字:“有良好职业操守,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正是我们需要的。”
可见,懂得尊重别人隐私的人,便守住了自己的人格,也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何时,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同样,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对方,为彼此保守秘密,这样的感情才能走得更长远。
当一个人和朋友吵架,甚至吵到要绝交,也没把对方见不得人的事情全盘托出,那这个人一定是值得信赖和深交的。因为深谙守口如瓶之道的人,让人心安。
《欢乐颂》五个女孩里面,最受欢迎的是高冷得有点不近人情的安迪。
在两季的电视剧里,几乎所有人碰到问题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安迪。
樊胜美把身份证、银行卡都交给安迪保管;曲筱绡的家庭大战爆发时找安迪帮忙;关关把喜欢赵医生的秘密告诉了安迪;王柏川公司破产,也拜托安迪保守秘密……
在二十二楼里,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秘密和不想大肆宣扬的是是非非。在他们向安迪倾诉和求助后,不管当事人态度如何,这些秘密在安迪那里都化作了一个句号。
正是如此,所以每个人都对安迪保持绝对的信任。
对他人的秘密守口如瓶,是对别人的生活领域的尊重,也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利器。
守口如瓶,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聪明的策略。
守口如瓶,是让往事随风
当回首往事时,你会跟别人讲述什么?是曾经辉煌得意的风光,还是暴风骤雨的艰难1岁月?其实,对往事最好的纪念,是不轻易提起,让往事随风。
让往事随风,是对之前的苦难守口如瓶,不怨天尤人,立足当下往前看。
诗人苏轼屡遭陷害,被流放到蛮荒之地,那里人烟稀少、野蛮落后,瘴气遍布。在他出发前,甚至有人劝他先备好棺材。
本以为苏轼会因此一蹶不振,没想到他到了那里后,绝口不提自己的冤屈和伤心事,而是将心思放在传播中原的诗书礼仪上,让那片未开化的地方焕发生机。
让往事随风,是对之前的风光守口如瓶,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
经典著作《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在成名后却用了新的笔名去写稿,以毫无名气的身份去向出版社投稿。
在成名后却用了新的笔名去写稿,以毫无名气的身份去向出版社投稿。
要知道,以她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新作卖到很高的价格。但她却只字不提自己的成就,不惧让过往的成就归零,重新开始。
让往事随风对已逝感情守口如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演员宋丹丹在24岁时,有过一段闪婚,仅维持一年,鲜为人知。
有人问起,她说:“对任何人,我都不曾透露过那段往事的印迹。因为我答应过他,绝口不提。”
当年办完离婚手续后,他们一起看了场电影,吃了顿饭。在饭桌上,他认真地对她说:“丹丹,我跟你结过婚,娶过你做我的老婆,已经很幸福了,但是有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她看着他:“什么事?”
他说:“将来你如果有名了,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永远别提我的名字。”
二十多年过去了,宋丹丹履行着承诺,一直守口如瓶。她说:“我不说,是因为尊重。”
网络上有一个话题“绝交后最让人反感的行为”,其中最高赞的一条是,诋毁对方。
这么多年,外界一直揣测着宋丹丹的几任婚姻,但她始终不辨。可见她是聪明的,知道有些话不能贸然说出口,伤人不利已。
交好时的甜言蜜语,不如感情渐行渐远时的守口如瓶,对彼此的过错和纠葛三缄其口,就是留给双方最后的美好。
千般过往,万般不是,对往事守口如瓶,是释怀,是善待自己,也是放过别人。
结语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杜月笙看人有一条标准: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古龙也曾有言:“要知愈是沉默寡言之人,其言语便愈可贵。其人若论武功、气度亦必有慑人之处,其言之价自就更高。”
我们都有一条思想的河流,而语言随时会翻滚起巨大的浪潮,守口如瓶,是让浪舒缓下来,我们在静默中,方知水的深阔。
守口即守心,舌乃心之苗,当人止语时,心是宁静的,安静的人,强大无比!
(所有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