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眼看又要到了,今年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人过呢?
七夕,是中国节日中最浪漫、也最动人心魄的一个节日。每年七夕,情人们互诉衷肠,纷纷诉说着他们心中最甜蜜的情话,对自己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思和真心。
但其实,七夕的含义,可不只是情人节这么简单哦。
农历七月初七,这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其实,七夕也被称为是“乞巧节”或“女儿节”。
每至七夕,人们不由会想起鹊桥会,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感慨。其实,乞巧节并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的感人爱情,而是为了纪念纺织女神织女的。所以,“乞巧节”其实是女子的节日。
古时候,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
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各地方皆有不同。
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蛛丝乞巧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得巧多少;
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
除了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还有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
后来这个“乞巧节”还被传到东南亚以及日本和韩国。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于自然天象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古代的人们企盼夫妻互敬互爱,和美恬静,充满田园情调的生活,便将牛郎星和织女星“人化”为农耕社会中的一分子,让他们生活在民众之中,并安排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塑造为劳动人民的代表。
牛郎是朴实憨厚、勤勉真挚的劳动者形象,织女是仪容贞静、感情丰富的民间关女形象。牛郎牧牛耕地,织女养蚕织布,正是古代传统社会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面貌。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最集中的表现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七夕,不仅传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体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爱情观。
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精神,更好地传承,这也是传统文化最应该前进的方向。
乐小转APP一起传递文化精神 品味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