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圣闵子(七)

附记:

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有“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简称车牛返,是2700多年的古村,系全国最长的村庄名称,位于萧县西南约10公里处,五洞山的南麓,隶属杜楼镇孟窑村。全村共有23个姓氏,人口大约950人左右。古村内现保存完好的有百年古井2口、古石桥2座、闵子骞覆车古道1处、四贤祠遗址1处、古泉3处、百年古树30余棵,其中“鞭打芦花处”和“千佛禅寺”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村名由来因闵子随父赶牛车外出至此地鞭打芦花而得名。

另外,今河南濮阳范县境内有闵子墓村。位于范县东南22公里闵子墓村,冢高1.5米,周长8.4米,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墓地濒临黄河,时被冲毁,范县历代官吏、儒生曾多次捐资修整。据《范县志》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县令陈奎初曾出资修墓建祠。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县令唐晟秀修墓祠,墓傍植有翠柏,山东督粮道孙星衍部撰《重修闵子墓》碑文。墓北原有闵子坊,一九六六年在文革中被破坏。

在今黄河岸边的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渠村分洪闸附近的闵城村,有二贤祠,是为了纪念闵子骞、公西华两位贤哲的地方。唐明皇为祭奠孔子七十二贤之闵子骞、公西华而建,当时坐落在济水之畔,后济水被黄河湮没而祠堂独存,香火旺盛。

渠村,全国解放后汉字简化前称“蘧村”。相传是因春秋末期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而得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笃圣闵子(一) 闵子骞(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小孔子15岁。春秋时期鲁国范(今河南濮阳范...
    陈建军阅读 5,286评论 1 5
  • 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住在当时鲁国的一个少年名字叫闵损,从小就过着饥寒心酸的生活,因为...
    至要莫若教子阅读 3,793评论 0 1
  • 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简称车牛返、鞭打芦花车牛返,是中国最长的村庄地名,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孔子弟子闵子骞“芦衣...
    僖老师阅读 8,385评论 0 0
  • 引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感动天,董永娶仙”,大概中华民族以孝治天下,由来已久。历史上更是举孝廉以为官,我...
    黄思明阅读 4,274评论 2 10
  • 第六篇第9章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闵子骞:即闵子(前...
    冬晖阅读 2,4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