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60]你为什么戒不掉手机瘾?

01

在没多少年以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坐电梯里,为什么大家齐刷刷地朝上看,因为那样可以避免眼神相对时的尴尬。

但是现在,我们坐电梯时,不朝上看也可以不尴尬。大家都朝下看,因为我们有手机,智能手机

以前,同事、同学聚餐,在上菜前,大家是相互聊天,现在呢,是各看各的手机,偶尔说下话。尴尬的时候,听的人正在专注地发信息。

更有意思的,夫妻或情侣一起下馆子时,也出现各自低头看自己手机、互不说话的情况。

于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性别地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一大族群——低头族


无处不在的低头族

低头族里相当一部分人,染上的一种瘾,毒瘾的瘾,变得离不开手机,严重地依赖。一旦离开,变得焦躁不安、魂不守舍,甚至做不了任何事情。

有不少人会说“我没有瘾”。

但只是离不开,只是时不时地要拿起手机,看看有没信息,有没小红点,对不对?不是没有瘾,是比较轻度罢了。

试问下自己“可以淡然地做到24小时不用手机么?”

果断地大声说“Yes”的人,怕是凤毛麟角。

02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手机上瘾?上瘾的程度为什么可以深到像吸毒?

毒品产生瘾的原理是特定物质(如海洛因)进入身体后,作用于神经系统,使其产生过度兴奋,反复刺激不断提高神经的阀值,当没有外界物质刺激时,神经系统就越来越不能产生兴奋,从而依赖上毒品。

但手机并没有进入身体,不适用生理作用机制。它唤起的人原本就存在的亲密关系焦虑。

人是关系的集合体。在人的所有关系中,亲密关系是最重要的,是排在第一位的

在成长阶段,亲密关系主要是与父母的关系。在成年以后,亲密关系主要是与伴侣的关系。

成长阶段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都需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关注、认同、爱和安全感。健康、愉悦的亲密关系让人更多地关注自身,而不是外界的纷繁复杂。

然而,绝大多数人的亲密关系都是不完整的,有瑕疵,有残缺,有暗处。

在功能强大、联系一切的智能手机面前,这些不完整的亲密关系就被暴露、放大和加剧,使主体出现自己并不察觉的焦虑。

焦虑的人们,并不是选择远离手机,反倒是疯狂地离不开手机,依恋手机,甚至活在手机里。

03

为什么说手机瘾跟亲密关系有关联,让我们先看一些常见的“小动作”。

1、不停地浏览信息

这里信息可以是微信群的信息,也可以是朋友圈的信息,也可以是一些新闻资讯端的信息,还可以是app推送的后台信息。

站在电动扶梯上时看、在乘坐电梯时看,进了地铁车厢坐下或站稳后看,中午去吃饭的路上看,等红绿灯的时候看……总之,只要有空隙的时候,“本能”反应是拿出手机来看。

有时,虽然没有空隙时间,但在可以兼顾的时候,哪怕是勉强,也看手机,如地铁站里、人行道上,经常有人边走路边看手机、玩手机。

2、听到手机声音或振动,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打开屏幕查看

之前,声音或振动,是电话或短信,相对地说是有效地或有用的信息。

短信和电话都是有直接的变动成本。但智能手机,流量费支付后,成本与信息的体量就没有关系,于是出现信息爆炸,“刷屏”是表现。

有时,还会出现,听到熟悉的声音或感受到振动时,以为是自己的手机,赶紧掏手机,结果发现其实是附近其他人的。

3、秒回信息

有些人,对别人发的信息或群里的@,几乎是秒回,仿佛是坐在手机前的客服。对于群里开起的话题,也几乎第一时间参与。

朋友圈里通知的信息也是第一时间查看、回复。

4、手机一直拿在手里

从生物本能来讲,人的两只手是不愿意一直拿着东西的,哪怕东西不重。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在不用手机时,也是一直拿着手机,好像手机是“掌上明珠”,和一些老年人喜欢手里攥着两个核桃和石头把玩一样。

当坐在桌前时,手也不太愿意把手机放在桌面上,或者放下一会,又拿起来摩挲,或者是像转笔那样,把手机拿在手里转圈圈。

或者,手机虽放在裤袋或包里,但不时地拿起来,转个几圈,然而再放下,没多少分钟又拿出来。

拿出来了,就顺带看看时间,看看天气情况,看看有没有新信息。

5、从头把群里的信息翻阅一遍

现在大家都加入了非常多的群,如工作群、同学群、朋友群、老乡群、兴趣群、培训群、游戏群……但里边的99%信息与自己是没有及时关系的。

有些人,一旦空闲时,就会从头到尾把群里的信息翻阅一遍,多的达上千条信息。而且会把每个群的信息都浏览完毕。

朋友圈的信息也是一条不落下,一有时间就不停地翻看朋友圈,一直翻到上一次的开头。

微博类似。

04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与精神分析的理解是一致的。后者认为,人的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问题。

精神分析认为,所有的瘾、癖、怪行都是某种内在缺失的替代满足。

人们对手机的重度依赖、过分依恋,甚至成瘾成癖,下意识地一直握着手机,程度有深有浅,但背后可能存在的是对关系的焦虑。


小李子的焦虑眼神!

1、不停地浏览信息

不停地浏览信息,看似是为了获取信息,但自问一下,自己每天看那么的信息,是不是很多是“过眼云烟”,不但是没记住内容,甚至连看过本身都没记住。

不信地浏览信息,不过是为了满足心理感觉与社会的保持链接(心理学意义,下同)的需求,因为内心害怕与社会脱节。

当同事讨论“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的梗时,不知道跟鹿晗有关时,会觉得自己out。

现在每天网上产生的信息量,无法用数量衡量,只能用TB、PB衡量。

由于害怕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人们只要“不停地浏览信息”,及时地查看朋友圈和微信群,使用主流使用的APP。

像今日头条之类的新闻终端,一定会把多数人关注的信息推送至首页,从而让更多的人看到。

2、听到手机声音或振动,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打开屏幕查看

当手机有提示音或振动,说明有人找“我”,“我”原本就渴望关注,自然会第一时间反应。

暗恋别人的人,把这种体验反映的最极致。

密切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对方回复的每一秒都像是一年,对方的一条说说就像是美联储的加息。

再者,结合“秒回信息”一起分析。

3、秒回信息

试问,如果自己手里头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管重要不重要,有意义没意义,都不可能做到秒回。

如果一个热恋中的男生正在和女生约会,哪怕是公司领导的电话也会显得心不在焉,甚至直接关机,回去解释手机没电了。

秒回信息,说明闲的发慌。秒回信息是重度渴望关注。

渴望关注的人,如果经常得不到关注,他会对偶尔到来的关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夸张的反应,和对方的关注程度往往不匹配

譬如,一个30岁还没谈过恋爱的女生,如果某一天,有个男生约她。这个男生是众所周知的渣男,她也知道,但她仍十分兴奋和隆重地对待。这就是不匹配的体现。

渴望关注而不得的人,由于无数次“奢望对方的回应,但始终没有或寥若晨星,因此把自己的这种“不得”投射出去,就会及时地、充分地回应别个任何的“关注”,无论大小

4、手机一直拿在手里

手机如果没有通讯功能和上网功能,它就是累赘,会被当作垃圾丢掉。

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功能让它成为了人与他人链接的节点,人与社会保持关系的节点。

一直拿在手里,就是害怕失去节点,从而失去链接、失去关系,是不安全感的折射。

撇除一些特殊职业,有些人是不允许自己的手机关机的,万一没电关机会,则异常焦躁、暴怒和坐立不安。因为这时他失去了链接的节点

亲戚家有个小女孩4岁了,但始终睡觉要抱着很小开始用的大浴巾,大人扔过一次,但被闹腾一宿没睡,次日还是去找回。

这件浴巾是小女孩安全感的载体,它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物体了。

5、从头把群里的信息翻阅一遍

很多人把各种群的信息从头到尾翻一遍,可能是害怕错过有用的信息,可能为了寻找跟自己有关系的信息,比如可能谁说到了自己,可能是满足对别人都在讨论什么的好奇,可能是想看看别人到底有多闲。

但经验告诉我们,这些信息都是无用的、无关的、无聊的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人们都想加入大群(≥20人),却80+%的人只在小群(<20人)里说话。

没有加入大群,感觉被人隔离、抛弃。不查看群里的信息,感觉与群众脱节。

05

我们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时间有限。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大脑,精力有限

但是,有很多很多的人,却拿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别人,而忽略自身。

看似比总理还要忙的“日理万机”,多数是焦虑驱动下的被动行为、下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

如果功能日益丰富的智能手机,可以减缓人们的关系焦虑,沾上“手机瘾”,又有何妨。然而它并没有。

上面讲述的一些常见的手机小动作,不同的人程度可能不同,但无疑都反映了亲密关系的不足、缺失。

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使其充分地暴露了人们亲密关系的不完整,加剧了人们的关系焦虑,也提供了诸多的伪关系满足

微博、微信让人更多的信息暴露于众目之下,所有的人都可以无条件的知道,但“知道”可以满足窥探欲,不能真正的“链接”。

人们加入了无数的微信群、QQ群,多出了很多归属感,一到节假日里,群里总是有“制作精良”的节目祝福,也有实在的红包,但面对近在眼前的父母、另一半,似乎没有什么想聊想说的。

06

手机瘾的症结不在手机上,也不在人的意志上,也不在不良习惯上。

我们应该回到自身,重新审视自己的亲密关系,寻找那些能够改善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

1、阅读心理学书籍

推荐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梦知道答案》、《身体知道答案》。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亲密关系这个概念,更是无法理解人是所有关系的总和的含义。阅读心理学书籍,首先帮助我们意识什么是问题、自己是否有问题。

很多戒掉手机瘾的文章,不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制性直接扭转行为。

2、增加线下的交流和互动

比如一起去爬山、参加感兴趣专题的线下活动,认识一些新朋友,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和看法。

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主要是虚拟世界满足了他们很多在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

线上交流的方便,也让很多人转移上交流注意力,变得线下木讷,线上活跃。线上方便了信息的交流,但阻碍了情感的互动。

我们还是需要线下的、面对面的,能够交流表情和眼神的交往。

3、尝试和亲密伴侣深入交流

试着和父母或伴侣有一次深度的谈话,谈一下之前回避聊的话题或其他需要聊的问题。

文章开关说的,夫妻一起外出吃饭,面对面地坐着,竟然互不说话,各自对着手机,和手机另一端在互动。这是多么地恐怖。

如果眼前的这位亲密伴侣不能提供亲密关系中的关注、认同、爱和安全感,难道和一个新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后就可以做到吗?

有人说,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同样地,亲密关系也是需要用心去经营。

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俩人需要考虑的辨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首先考虑换一个人。

因为,乌鸦换再多的地方,还是一样地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