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越来越快,眨眨眼,一天没了。转转身儿,一周没了。望望前头,一年没了。2017,渐行渐远了。
各种媒体都在征集个人年度汉字。如果这一年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那该是多么专注专一有成就啊。可惜,我找不到属于我的汉字。这一年和其他走过的岁月一样,多数日子荒芜在生活的琐碎中无从循迹。值得安慰的是,这一年我开始努力挑战自己。我不再满足于仅只听课读文观摩,我开始跨出趔趄的脚步,踏出不曾奏响过的足音。
暑假,在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的一周,是生命中无法复制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这里,我跨出了挑战自己的第一步。为了把学习效益最大化,我努力争取上展示课机会。为此,有两三周都在思考、研究、写教学设计。没曾想,争取到的竟然是和黄厚江老师同课异构。与语文泰斗的竞技,压力山大。可是,明知是衬托,也要努力做好自我。只有做了,才能更真切地知晓自己为什么不行。在成长学院,我争分夺秒的学习,不放过任何与导师与优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早早地到教室,坐到第一排,向黄老师质疑问难。白天专注地听每一节课,晚上积极参加公共活动,深夜回到宿舍开始修改我的教学设计。原来准备的教学流程全部推翻重新来做,每晚都在12点之后才洗漱上床。
课上得如想象的一样,优点寥寥,缺漏多多。黄老师评课时留了情面,说得极婉转平和。我知道,批评就是最好的帮助。我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就是成长。后来,参加最具成长力教师的评选,毫无悬念地落选了。我不后悔,拼搏的过程最值得珍藏回味。成长学院的经历,使我获得跨出去的动力。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尝试的,只要去做,就有收获。不怕出丑,不怕失败,经历越多收获越多。
七月底,带着这份底气与勇气,我在“语文湿地”第三届年会上参与主持团队。我的嗓音不够圆润,我的舞台反映不够机敏,我的主持经验乏善可陈。但是,湿地敞开胸怀接纳了我,我就无需畏惧,全力准备。后来,我鼓起勇气,请王君老师收我为徒。命运女神怜悯傻傻追求进步的我,我竟有幸拜入王君老师门下,加入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而且师傅立马给了撰写课例的任务。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很差,但我愿意突破自己,努力去做,哪怕我还是最差的那个。
暑假即将结束的八月下旬,我接到县教研室的通知,要在全县中小学语文观摩活动中讲授公开课,省市教研员都会来听。准备时间是三天,而且课不由我选。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大挑战,也是一个好机会。我全身心投入到备课当中,只为能超越自己。课上得还算可以,省教研员丁亚宏老师评价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听过的最好的一节《我的叔叔于勒》”。 我知道,其实还有很多遗憾。只有生命抵达成熟通透,课才能上得灵动自如。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我会走一步再走一步。
金秋九月,我加入河南省豫人名师工作室,学着制作微课。在这个网络工作室里,有许多优秀的名师和教研员。我渴望走近他们,同时也在不断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十一月初,我走上省优质课大赛的舞台,让成长接受更多磨砺和严苛的检阅。 为了这场大赛,我足足准备了两个月。小的改动忽略不计,全盘推翻再设计就有五六次。每一次重新开始都有蜕皮的感觉,甩掉旧的自己,艰难地重塑新的自己。这样的过程让人痛到麻木。县教研员常老师前后听过三次,其他的磨课提升全靠自己。不但在本校借班讲,还找机会到外校讲。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比赛前一打听,别人投入的远比我多。尽管没有取得我想要的成绩,可收获也是不可估量的。这一步,走得滞重而坚实。
十二月八日,省教研员丁老师邀请我到周口市做多文本阅读教学展示。这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推辞绝不允许。我硬着头皮接下,然后仔细研究了君师傅的整合课例,充分准备。那个晴冷的冬日,开封市教研员讲第一节散文多文本阅读,我上了第二节,小说整合阅读。在如潮的掌声中我感受到生命的溪流奔向更宽广的那方。
2017年,我的生命开辟了一条新的轨道:勇于尝试,挑战自己。2018年,我将在这条轨道上走得更笃定坚实,读更多的书,讲更好的课,遇见想成为的自己。我不再渴望机遇的垂青,更不会再埋怨所处环境的偏僻,如果愿意成长,什么能挡住不屈的意志呢?2018,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