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央视近一期的《一堂好课》,主讲老师是著名作家、学者,主讲内容是青春与文学的故事。
上课伊始,王蒙抛出一句:文学就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就是让你的青春不老。
直抵人心,让人感触良多。
这也是王蒙的真实写照。
王蒙从十九岁开始写作,至今六十六年过去,一直笔耕不辍。
今年已出版四部作品,接下来的十二月份将在《人民文学》登载八万字的中长篇小说。
85岁的高龄,原本该享受颐养晚年含饴弄孙的休闲时光,王蒙却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让人惊叹不已。
这样的人,你能说他垂垂老迈吗?说他正值青春飞扬,也好不为过。
青春的界定,除了年轻的容貌和身体,还有就是活力四射的心境。
这正如班主任康辉所说,有的人年纪轻轻,可能就已老去,而有的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如此说来,内心饱含对生活的热爱,饱含对梦想执著追求的人,是不会觉得老之将至,因为青春一直伴随左右。
而文学,让人魂牵梦绕的热爱,是多么美好的梦想,像美丽的羽衣霓裳,让人脚踩烟火红尘,身负千钧之重,却能轻盈如飞。
日月如梭,一年一年如约而至,我们一次一次地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时光飞逝,我们无法力挽狂澜,留住岁月匆匆的脚步,但我们可以与文学结伴同行,可以在胼手砥足的劳动间隙读点好书,那么,是否可以算是惊扰了生命年轮的更迭?
永远有源头活水保持灵魂的润泽与丰盈,这样的人还会惧怕衰老的降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