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来到了一家隐藏在社区里的咖啡馆。
推开厚重的深色木门,深烘豆子的焦香和牛奶的甜味气息扑面而来,以及一丝丝巧克力特有的香味。磨豆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像是咖啡上场前的序曲。
人生仿佛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流浪,我们总需要在一些地方安放自己的疲惫的身心,咖啡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它既不像家里充斥着生活的琐碎细节,也不像办公室充满工作与绩效的压力。它是一个“第三空间”,也是一个“中间地带”,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在这里,去观察世界和其他人,既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
第一次接触咖啡还是读书时代,或者为了备考复习,书桌上总会放着各式各样的速溶咖啡,那时对手冲咖啡什么的一无所知。上班后出差,偶尔会跟客户约在咖啡厅见面。对喝的内容其实没有什么记忆,精神都集中在谈话上。
现在常常到咖啡店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慢慢感受时间的沉淀,缓慢而又可触摸。每一口咖啡的滋味,就像是人生的片段,有喧嚣、孤独、明亮和暗沉,都容纳在这样一杯深棕色的液体里。
咖啡馆于我,不止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有的时候会带一本书坐在柔软的沙发里。听着邻桌低低的交谈声和咖啡杯拿起放下的清脆声,还有隔壁高中生的笔尖在纸上“沙沙”的写字声。
我突然想起,这仿佛是多年前我在许多城市似曾相识的场景。一些曾经去过的咖啡馆,有连锁店也有独立咖啡屋,有社区店也有在大商场里的……我的成长轨迹,渐渐由一连串咖啡馆的坐标连接而成。
很多年前的上岛咖啡、仙踪林、还有大家熟知的星巴克、Costa等等,有的已经消失在时光的流逝中。有那么几年,咖啡馆变成了一个创业集聚地,3W咖啡、车库咖啡……一台笔记本加精美的PPT,就可能为创业者带来不菲的投资,仿佛明天就能造就科技的神话。
杯中的咖啡终于见底,留下了一圈淡淡的痕迹,像是为这一段短暂的咖啡时光画上的句号。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暗了下来,路灯次第亮起,仿佛是提醒着路人,该回家了。
我推开店门,离开了这难得的安宁之地,重新融入了城市的喧嚣,身上仿佛还带着咖啡馆内的一丝丝暖意与咖啡豆的香气。
咖啡馆就像人生长途中的一个驿站,它不会计较你从何处来,亦不会问你要往何处去。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亮起一盏灯,温热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