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汾酒”的三股力量和三个时代

一首家喻户晓的唐代《清明》诗,唱红了一瓶酒: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然而,没有人会想到,历经一千一百九十四年后,今天,这个魂系“表里山河”,居于“黄河之中”的“诗酒文化第一村”,依然生机盎然,愈发激浊扬清,创造出了强大的“三种文化”——“根文化”、“匠文化”、“新文化(复兴文化)”,分别代表了中国白酒的昨天、今天、明天。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新世纪以来,杏花村汾酒的“三种文化”,寻脉问道,与时俱进,破解了中国白酒的三大哲学命题,也是终极命题——中国白酒从哪里来?中国白酒是什么?中国白酒到哪里去?

目前,杏花村汾酒的“三种文化”,已经沉淀成中国(白酒)最为强大的“三股力量”——“原生之力、专注之力、复兴之力”,撞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汾酒,因此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座宝藏”和“文化酒的一座丰碑”。 

“根文化”与“原生动力”,中国白酒从哪里来?

世界上,只有一种文明,穿越上下5000年,从未有过中断,这种文明叫“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地球上,只有一种酒,早于“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土层中的植物孢粉和种子孢粉。这种酒,含有淡淡花香味和果香味,散发着“大地味道”和“母体清香”,通用名叫“中国酒”,南北朝以后有了专用名,叫“汾清”。

6000年来,从黄河腹地走来的汾酒,南下北上,东进西征,政商通达,纵横捭阖,演绎了一场场或细腻委婉,或波澜壮阔的人间大剧。“酒文化”从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刀光剑影和庙堂之高,飞入寻常百姓之家。

汾酒,正是因了6000年从未间断的酿酒史,誉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从而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文化酒始祖”的光环。

据考证,至少从南北朝以后,汾酒奠定了“六朝御酒”的地位,并在唐末,蒸馏器雏形发明后,到宋元成为了“烧酒始祖”,与南方的米酒、黄酒相呼应,汾酒有了“北酒”一说,此时,清香白酒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在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北京等繁华古都流传。

到了明朝,在“天下第一商帮——晋商”的带动下,清香汾酒的酿造技艺,在全国呈星火燎原之势,以“汾酒工法”为基础,全中国酿造出了各种香型品味的酒,比如,今天的酱香、浓香、凤香等。同时,各个省域开办的以“XX汾”为名称的烧锅酒厂,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爆发态势,这种局面,直到新中国建国初年才结束。

这些历史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清香汾酒”是中国白酒的源头活水和原生动力。无论酱香、浓香、凤香等口感多么突出,但万变不离其宗,其风格本质一定是清香基因,其“舌根上的那一瞬间”必定是清香的味道。

从“品味技艺”上,清香是一种民族原生状态下的味蕾记忆,人们永远都会去回味;从“文化传承”上,清香是中国人的原生力量和精神状态,人们永远都会去找寻。这是汾酒为中国白酒产业的持续繁荣,为中国“寻根文化”的延续,做出的巨大贡献。

不妨想一想,开头的那首《清明》诗,为什么在中国流传这么广?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有统计表明,唐代赋过酒诗的诗人达八百多,占唐代诗人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多,唐朝的酒诗达七千七百多首,占唐诗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多。为什么单单这首诗最深入人心,影响广泛?并成就了杏花村汾酒呢?

其实,正如一些学者剖析,杜牧的《清明》诗,是中国人“根文化的生动写照”和“心源动力的深刻反映”。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是族源、祖脉、祖业的纪念交汇点。人们寻根祭祀,会潜移默化受到心灵的洗礼,或缅怀先祖,或寄托哀思,或为“祖业的辉煌和荣光”笃定信念,或为“复兴祖业、开创未来”加持力量……。

祭祀寻根,是冥冥之中想触及到一种继往开来的“心源动力”,是在寻找一种延续、使命、信仰。因此,古人才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清明》诗里的酒家,表面是作者“借问”的饮酒之处,实际上是人类在“根文化”的影响之下,渴望寻找的一种情感依托和心源动力。酒的精神价值、情感意义和心灵映射,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杏花村汾酒,因此诗而一举成名,成为“中国根文化第一酒”。

事实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一个人都是“寻根路上的行者”,都渴望寻找一种新的“心源动力”。因此,以酒寻根,以酒传情,以酒达意,最终以酒成文,以酒载道,这是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可以肯定的是,汾酒的“寻根文化”,绝不是沉湎历史,而是激荡“心源动力”,打造“中国酒魂”,复兴祖上荣光,开创产业未来,走向国际舞台。

汾酒,不仅是“中国白酒寻根路上的先行者”,还是“中国文化寻根路上的先行者”。因此,汾酒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动力之源”和“精神长相”,是“骨子里的中国”的生动烛照。

“匠文化”与“专注之力”,中国白酒是什么? 

白酒,因为靠微生物自然发酵,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采用生态酿造技艺的酒种”,誉为“天地人共酿的生命魔水”。

白酒的诞生,是因为“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出现。

正如“蒸汽技术”的发明,让火车这个超级工具出现,全球经济进入了石破天惊的“工业时代”。“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发明,往往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同样,酒曲技术的出现——这个被外国学者指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让中国酿酒业进入到了“浊酒时代”;到了北齐,酿酒技术进一步提升,“浊酒”进入到“清酒”;到了唐宋,“蒸馏技术”得以发明,结合“智慧的地缸发酵工具”,中国酿酒业真正进入到了“白酒时代”。

中国最早的酒曲叫“河东神曲”,发明地是今天的山西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有详细记载。

一瓶酒,穿越6000年的时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发生机勃勃,除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根文化”造就的心源动力之外?还有什么力量呢?

答案是“工匠技艺”和“科技创新”。没有酿造技艺上的独特、精研、专注、开创,并代代传承下去,一瓶酒怎么可能千年永续,而越发出色呢?

1982年春,山西汾阳杏花村镇发现了距今6000年仰韶时期的“小口尖底瓮”。据考证,“酒”字就是从“小口尖底瓮”象形变异而来的。酿酒专家包启安指出:“小口尖底瓮是中国最早的酿酒器具,是中国白酒地缸发酵的最早雏形”。杏花村汾酒是最早采用“分离式地缸发酵工艺”的酒种。


现代科学已经研究证明:“地缸有导温作用,发酵前期保持酒醅温度上升,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与代谢;发酵后期保证酒醅温度降低、保持适当温度,有利于香味成分的生成。此外,在不同季节,还能够限制酒醅升温过快、升酸过量,达到微妙的平衡,更为重要的是,地缸发酵工艺具有其他酒种所没有的干净、卫生、健康的独有特点。”

“小口尖底瓮”因此成为中国酒界工匠精神的“图腾”。

1933年,从西方学成归来的“海龟”——中国著名微生物发酵专家方心芳,用现代科学分析化验、思索论证,全面总结了汾酒的酿造工艺,把几千年来口传心授的古法酿造工艺——清蒸二次清,提炼出了“七大秘诀”,汾酒开创了“中国白酒现代微生物学的先河”。

新中国建国以后,汾酒的“工艺质量管理”成为了先进标杆,全行业第一个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奖”,形成了“四方结队学汾珍”的行业奇观。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最纯正、最传统的中国白酒,是一种‘以地缸生态发酵技艺做品质支撑,以根脉心源动力做文化延续’具有天、地、人、酒共生科学观的世界性酒种”。

汾酒,因为是“地缸微生态发酵技艺”的发明者和坚守者,“工匠技艺”的极致与专注可谓卓然出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和“中国酿酒技艺的高地与中心”。这种“工匠精神”造就的专注力,正在引领中国白酒走“文化觉醒的新时代”。

  

  “新文化”与“复兴之力”,中国白酒到哪里去?  


当汾酒创领的“寻根文化”和“工匠文化”,为中国白酒插上“心源动力”和“品质动力”两个翅膀之后,中国白酒随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

这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不是别人,正是史称“汾老大”的汾酒。

标志性事件:一是“中国酒魂信仰理论体系”的创立和传播;二是提出了“汾酒战略新思维”也叫汾酒“新世界思维”;三是“创立并构建中国白酒国际标准体系(即“史上最严白酒标准”)的出台;三是“白酒国际化中国方案”的出台。

汾酒“新文化运动”要达到的目的和方向是:“重塑中国白酒产业价值,让白酒真正走出国门,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酒种”。

2009年底,汾酒提出并构建了“1345中国酒魂信仰理论体系——即“一个定位,三个源头,四大贡献,五种精神”。因为理论体系的严谨、高瞻、创领等,一下子站到了中国白酒文化的制高点上,是汾酒对于中国白酒文化乃至世界酒文化的独特贡献。体系一经公开传播,立刻引发业内外的巨大轰动。

2014年底,在“国家转型”和“新常态”的大趋势下,汾酒推出了“战略新思维”即“新世界思维”,提出“三大历史任务,三步走发展战略,做大做精主业,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实现三达目标和清香天下”。

2015年4月,汾酒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媒体称“史上最严白酒标准诞生”。这个早在2010年就提出制定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2011年底形成的“汾酒标准国际化战略框架”,2015年两会期间,李秋喜又提交的“建立白酒国际化标准”议案,后来被业界认为是“中国白酒奠定国际品质和国际标准地位的标志性事件”。

2017年4月,汾酒董事长李秋喜在北京的“中国白酒清香品格论坛”上,首次抛出了中国白酒国际化的“中国方案”——即“先抓胃、再抓心”,让白酒从本质属性出发;“先健康、再消费”,让白酒走进老外日常;“先品类、再品牌”,让白酒定位更加精准,充分利用好汾酒的清香型优势!再次引发强烈关注,“国际汾”逐渐为大家所熟悉。

十年来,“汾酒新文化运动”一个接一个“标志性事件”的出台,每一次都会引发强烈关注和轰动效应,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清香汾酒的创新之力,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复兴文化”,这股力量已经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以汾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正在迎来了一个“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文化致胜”的崭新时代。

结语

“根文化”、“匠文化”、“新文化”——汾酒引领的“三种文化”破解了中国白酒的三大哲学命题,也是终极命题:中国白酒从哪里来,中国白酒是什么?中国白酒到哪里去?并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后发力量”。

能以“三种文化”思考、践行、引领这个深刻“产业哲学命题”的酒,绝不是一般的酒,必定有着极为优秀的基因,必定有着“伟大复兴”的责任、使命和梦想。

昨天,中国人及中国白酒寻根问道,“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的时代”!

今天,中国人及中国白酒匠心追梦,“我是什么”?这是一个“文化觉醒的时代”!

明天,中国人及中国白酒扬威崛起,“我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

三大命题,三种文化,三个时代,汾酒均以超越性的智慧给出了答案,最终,又汇聚成三股强大的“中国力量”——“原生之力、专注之力、复兴之力”。这是“文化汾酒”千年积淀而成的高度、深度、广度。汾酒,必将清卓超群,引领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是为什么?对周遭环境和同事的状态,无法真正的融入其中;40多岁的大姐 或者部门老总,还有公司最权威的总经理,...
    小榆儿妈妈阅读 195评论 0 0
  •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给我们留下来丰富的书法...
    读书写作与传统文化阅读 882评论 0 0
  •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的范围很宽泛,答案也各有不同。最近看到一条评论,"年轻时我想成为任何人,就是不想...
    安歌北浔阅读 344评论 0 0
  • 感恩日記: 感恩客戶昨晚特意從內地過來,準備今早到公司,為他們的女兒準備教育基金,感恩客戶對我的信任。 認識他們的...
    潔雯阅读 232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