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
东林党形成的同时,其他一些非东林党官员,也逐渐形成几个按籍贯而分的朋党:以浙江人为主的浙党,以山东人为主的齐党,以湖北、湖南人为主的楚党。浙党实力最强,党魁沈一贯、方从哲先后出任过内阁首辅。由于东林党太过于强大,其他三党不得不抱团共同对付东林党。
斗争一开始是通过“京察”,即官员的定期考核。原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走走过场的东东,由于党争,“京察”就演变成攻击的手段。东林党人先出手,对人不对事,于是,非东林党派系的官员多受打压。三党马上以牙还牙,联合起来,对东林党下黑手。这样一来,原本学术之争,转身一变,成了政治斗争。
渐渐地,双方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从立太子争国本开始,围绕“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展开激烈的斗争,随着泰昌、天启继位掌权,东林党大获全胜,三党惨败,内阁和六部就被东林党把控,成了东林党人的会所。于是,三党找到了一座大靠山——魏忠贤,后来他们有了统一的名称——阄党。
党争不是明朝特有,中国历代都不乏党争,东汉的党锢之祸,唐代的牛李之争,宋代的新旧之争,清末帝后之争,不一而足,比比皆是。
党争其实是一个很自然、很正常的政治现象,每个官员在水深似海的官宦生涯里,多少都有种天然的不安全感,毕竟个人势单力薄,总希望能有个集体、有个组织、有个港湾可以依靠。自然而然,或因地缘,或因人缘关系而抱团,形成一个个团体,一个个组织。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团体常有,而要结成党,形成有组织、有规模、有威胁的政治集团,则需要一定的时代背景来酝酿,一定的时间来沉淀,因此大规模党争多是出现在王朝末期。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分歧,有分歧就会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强弱,有强弱必然会抱团,抱团大了,就是结党。因此,党争不可避免,也难于杜绝,因为这是由人性所决定的!别说大到国家,就是你我所处的小小公司、小小单位,也常有分帮划派的迹象。
党争也不是一无是处,可以削弱专政,抑制独裁,防止一党独大。因此,历代最高统治者反感结党,却往往不得不利用党争,因为党争可以起到制衡作用。有了党争,统治者反而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在一旁,观虎斗,收渔翁之利。
因此,现代政治文明根本不杜绝、排斥党争,反而是把党争合法化、制度化,斗争的方向也从原来的“对人”变成“对事”,对国计民生的建议、政策和执行上,把党争输赢由君主变成由民众或选民来决定。党争既然合法,那么党组织自然也合法,所以,我们才有了“结社”的权利。
只不过,现代政治文明的“结党”并非因地缘、人缘,而是因各成员抱有相同或相近的政治理念。这就是现代政党制度的雏形和基本原理,跟党争不能说没有任何传承关系,起码道理是共通的!
“明实亡于党争”这句话当前很流行,接下来还有一句话:“明实亡于党争,始于东林党”,这两句话几乎给明朝灭亡的原因定了调,经常被引用。理由是由于党争,削弱了国家的整体行政能力,窝里斗的结果两败俱伤,最后导致了王朝的灭亡。而东林党最先结党,而且是明朝最大的朋党,因此得出了结论——东林党是明亡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观点现在很有市场,颇受欢迎。然而,关于明朝灭亡原因曾经有市场,受欢迎的还有不少,随便列举一些:
“明实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实亡于嘉靖”,说的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嘉靖、万历、天启三皇帝不上朝、不作为;
明亡于天灾、亡于流寇,没有旱灾,西北就不会出现歉收,不会出现大量流民,不会出现流寇,不会出现李自成、张献忠,尽管这些都是现象不是成因,但毕竟也是造成明朝灭亡最直接事由;
明亡于外侵,这也是事实,没有满清的入侵,明朝也不会那么早亡;
明亡于财政政策,这也有道理,经济上的通货紧缩导致中央政府无银两可赈灾、可供军饷;
“吾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诸臣误我,凡文官皆可杀”,明亡于文官,这是崇祯的说法;
明亡于宦官乱政,这也是事实之一吧; 明亡于崇祯,崇祯刚愎自用,刻薄寡恩,自毁长城,擅杀袁崇焕;生性多疑,不敢担当,白白误过南迁;
明亡于气数,这是《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的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其实等于没说,什么是“气数”,本身就太“玄”,说不清楚。
只是简单一罗列,明朝灭亡的原因就有近十种,而且都说得很肯定、很唯一,特别是明亡于党争。可是,到底哪一个才真正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呢?
众说纷纭,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独立成因,一定片面不科学,因此,明朝灭亡是因为各种特定的历史因素总巧合,具有很强的历史偶然性。 但如简单地说,明实亡于党争,看似有理,其实就是扯蛋;说“明实亡于党争,始于东林党”,那更是瞎扯蛋! 在我看来,明朝灭亡虽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长远看也是必然的,如果非要给一个总结性的原因,那就是——制度!
正是运行了两百多年的王朝制度,强大的历史惯性使得这个王朝的种种弊端积重难返、不可逆转,只是恰好集中在崇祯,在这个不算坏却很倒霉的皇帝执政时,一个个爆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