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总结一下我读书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相信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有相同的情况。首先请让我磨叽一下我读书的坎坷经历……不想看经历的人可直接跳到总结部分。
经历部分:
教育给我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让我相信读书是件好事,从小就被课文中那些刻苦读书的故事熏陶着,便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小学时就觉得那些读了很多书的人非常有魅力,从那时起就建立起了要刻苦读书的念头,但是村子毕竟是村子,那会儿还以为所谓的书就只有课本,所以对读语文课本还是蛮拼的,因为想模仿那些牛人么,但是怎么读也读不出来那种想通宵读的感觉来,当然,最终还是以玩为主了。直到初中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中国有四大名著呐,名著哎,必读!结果花了100块买了四本“薄”书,当时拿到书的时候,就感觉自己逼格瞬间提升了一大截,自认为已经跨入了牛逼人的行列。书的印刷很有特色,特别吸引那个年龄的我:彩色插图,彩色文字,而且是动画插图,动画封面~从此如获至宝,还特意包了书皮,生怕弄脏了弄皱了,即使在读的时候,都是轻轻的翻页。。。这回有书可读了,可是咧,闲的时间比较少,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作业都够我忙活一大阵了,还得复习知识点,背诵这背诵那的,所以基本上都是在放假的时候,才一本正经的在那看。但是,读来读去,四大名著也没有读完,唯一看得差不多的就是三国演义,因为还是没有找到那种一看就看进去的感觉,所以多半都是看会儿就扔了。在高中的时候终于找到那种想一口气读完的那种感觉,当时看了《海底两万里》,(是的,这个时候我已经知道了,不仅有四大名著,还有其他很多书!)当时我就在想,“这艘船后来怎么样了?这作者的经历可真神奇,好在他活下来了,不然这本书不就没法写下来了么”。后来才知道,那叫科幻小说……接着在高中的时候,趁着放假就会看点小说,但也是由于学习任务重的原因,而且除了装逼以外,并没有发现读书对我有多大帮助,所以就搁置了。系统的读书是在大一的时候,那会儿就想读一些有哲理的书,其实主要还是想装逼么,跟人家说话,张嘴就来一句充满哲思的话,多吊。坚持了能有两个月吧,之后就断断续续的读,量很少了。直到研三的时候,才真正发现读书给我的巨大冲击,才清楚的认识到读书的重大作用,便开始更加正经的读书,一直持续到现在。过程很复杂,之间犯了很多错,走了很多弯路。在此总结一下,希望能为其他想读书的人提供一个参考。
总结部分:
读书的最开始,很多人都会奔着名著去读。我一开始也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读的就是四大名著(算了,不装了,其实并不是四大,而是只有一个三国演义,而且是青少年版)。这些名著,很多都是特别难懂的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才能读出味道来的,不然就只能拿来装逼用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最开始就侧重于读世界名著,结果当然也只是看了个热闹,其中的艺术价值,文学气息完全体会不到。比如《悲惨世界》,其实我特么一点也不知道这本书好在哪,但是人家是名著哎,所以我还是费死劲地坚持着把它啃完,之后就可以跟人家吹牛逼说我看过啦,人家问我感觉咋样的时候,还用想么,肯定是“好”啊。但是,读这种书不能立刻见到读书的效果,而且很多内容对没有一定功底的人来说非常枯燥,这样就很容易让一个人对读书彻底失去兴趣。所以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还是找一些通俗读物来读,最好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类的书,更容易感觉到书的魅力,我就是在看过心理学的书之后,才发现原来读书能有这么强大的收获。当然,如果想用这种名著来装逼,也可以翻一翻,不过了解一下情节就得了,或者看相关的电影,因为,爱上读书之后,时间总是不够用的,能省点就省点吧。
读书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为了读而读,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读而已。实际上这也是教育的一个误导,因为书本中总是提到“某某某博览群书”,自然会让我们觉得书要读得越多越好。所以在我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追求量的积累,每次都想快速的读完,想短时间内把自己的阅读量累积起来。那个时候,每次读完一本书就在本上记下来,然后迅速进入下一本,当看到自己读过的书单慢慢变长的时候,心里那种成就感就甭提了。但是在追求量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看而不读”,也就是说读的全程只是盯着文字一路看下去,眼睛看的是文字,脑子里想象的却是别的画面,上演着与书中内容完全无关的心理电影,看完之后,再回想看到的内容,发现头脑一片空白。由于为了积累阅读量,所以很不忍心回头重看一遍那些被自己“看”过的内容,既而选择继续看下去。在这类的事情面前,很多人相信 “量变引起质变”,不过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发现,如果在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读的内容,那么在回过头重读的时候,会感觉很陌生,即使重复很多次,但是重复的过程如果都走神了,那么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陌生的。所以在追求量的时候,如果不是专注的读,即使再长的书单,也不会挽救一颗空荡荡的脑袋。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由于看书的时候人们普遍心急,非要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看完之后感觉松了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个任务。这样就会造成书读完了,自己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收获,有的都是一些缥缈的心理感觉,或兴奋,或悔悟,或充满斗志。然而,让自己把那令人充满奇妙感觉的内容复述一遍的时候,却又一时语塞,无法形容,或突然感觉缺少了许多味道。实际上,我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掉这个毛病,但是,也在不断的改善。现在为了促进自己的思考,有时候读完一段之后,会停下来,总结一下这部分的大概内容,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观点,这个观点和自己曾经的想法是否相同,在实际中有没有例子可以证实。有的人建议读书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读,这个我也使用过,效果很好。当然,有大量的人建议在读的时候画一画,写一写,这是增加自己专注力的一种方式,但是想形成对书的真正理解,我认为还是回想的方法更好,因为能回想出来的是自己真正有印象的,而且回想的过程,会加深相应的印象。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习惯,不用过于拘泥。另外一个促进自己思考的方法就是输出,也就是整理读书笔记,或者是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讲给周围的人。我在研三之前读的书,没有一个写过读书笔记的,所以那些书现在只记住了一个名字。其实,写读书笔记的目的并不是要记住书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把自己思考的和印象深刻的观点写下来,这样在以后回想起这本书的时候,可以通过看自己的读书笔记了解书的内容,通过这样反复操作,就把这本书吸收掉了。我现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有共鸣的地方,就写下来,过后再整理成文章,公众号中有些文章就是在看书的时候产生的想法。如果一本书非常好,那么就把这本书的结构梳理一下,每章讲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都记一下,这样的效果会更棒。
当然,有的人也相信读书会潜移默化的对我们形成影响,所以还是想追求量,而不直接在质上做出改变,因为这样显得很麻烦,还很累。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有一个更快、更高效的方法不利用,难道不是犯傻么。每本好书都需要反复读,认真读才能有自己的东西,至于什么书是好书,还是自己慢慢发现比较好,因为别人说好的书,不一定就适合你。另外,不喜欢读书的人,每天看10页书,坚持1个月就是一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