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不断成长的过程。
前几天,长沙一所学校召开一场专属爸爸们的家长会,引起网络一片热议。
46位爸爸穿西装打领带组成“爸爸天团”,在教室听讲记笔记,“名场面”十足。
爸爸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长期处于缺席现象,“丧偶式育儿”已经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常态。
而在一项关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参与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
家庭教育中,逾六成的妈妈在唱“独角戏”,只有三成的家庭能在父母共同负责下教育孩子,而父亲在教育中占主要职责不到一成。
好妈妈永远代替不了好爸爸,养育孩子的这3件事,必须爸爸来做。
教会孩子规则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规矩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一个孩子所有行为习惯养成的根基。
就像弗洛伊德曾说的:
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法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这样一个现象: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50倍。
确实,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
但在有些方面,爸爸教育孩子的优势确实比妈妈更大。
给孩子立规矩,教会孩子守规矩,让孩子在界限之下,用社会允许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陪孩子参加运动
现在的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运动习惯的培养。
可是女性的本质,让妈妈很少带孩子参加具有冒险性的运动,而爸爸的运动天赋,会比妈妈更突出。
所以,陪孩子运动这件事,必须爸爸来做。
心理学研究曾发现:孩子所有的智力发展、心理的发展其实都是建立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
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陪女儿来一次慢跑,让女儿在感受到来自父亲安全感的同时,学会勇敢、坚持和自律。
带儿子尝试一场攀岩,既让孩子的心性得到了磨练与锻造,又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
培养孩子社会适应性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对孩子认知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人生选择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对待事情也会更加理性客观,做事情也更加果断,不断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
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仅活跃、独立且自信,自然也能收获更良好的人际关系,走向社会以后也会更容易成功。
很多爸爸总以为,事业和孩子不能兼顾。
于是,他们选择等自己忙完了这一阵,等自己赚够了钱,就好好陪孩子。
可是忙完一年又一年,等到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才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已经管教不动了。
在《父性》里有这样一句话:
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爸爸无论在事业上再大的成功,其实都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爸爸也务必亲力亲为。
陪伴孩子成长不仅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爸爸别再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