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规划系列】养老规划底线逻辑:35岁年收入10万,余生平滑年消费9.7万元,你觉得够了吗?
在家庭理财规划专业课上,有两个名词,一个叫人力资本,一个叫余生平滑消费。如果把人比作是一只股票。人力资本就是在他退休前能达到多少股价。而余生平滑消费是指所有变现的钱,平滑用于余生消费中。从这个角度来讲,养老规划的底线逻辑是:你的人力资本未来创造出的总现价,从余生平消费的角度,每年的金额能满足你自己的期望值即可。
当然有些人也会问,那我在35岁前已经有了存款,有了资产呢?恭喜你,说明你比底线已经高了很多。那为什么是底线逻辑呢?你看,一个人能赚的收入,已经考虑时间价值,并算他全部用于投资,而且有3%的投资回报率。重要的是全部用于余生消费,那只是为了生存,只是生活消费。换句话说,他根本就没有那些针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不能买车,不能买房,甚至于不能有教育娱乐等。另外,每年3.5%的工资增长率能保证吗?退休后如果又多活了5年10年呢?这些都是未知数。
所以说年轻时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工资收入,还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提高有效投资额和投资回报率。这样才是真正为有个高品质养老生活的方向努力。如果只是很会节约,积累的储蓄很多却不会打理,回报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也不行;如果是钱赚的再多,却在退休前也花差不多了,那更不行。
总之,尽早规划,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节约各项支出,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最好还能提高投资回报率,这样才能过上真正安心无忧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