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翻看到李后主的《浪淘沙》时,“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夏日的清凉中,感受着李煜心里的荒凉,忧郁烦闷的心情。一代偏安于江南的皇室第三代帝王家国沦亡后,他有一种对生命繁华与幻灭之间的最高领悟。对“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个句子的宗教感和哲学感特别有感触,可以用来做任何一种生命形式的告白。“一晌贪欢”意境迷人,年轻时吃喝玩乐追求感官享受的情形跃然于眼前。也激发了我想写这篇读后感,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思也罢,感悟也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细细想想自己的生命不也是这样子的,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应该这样执着,那些最深的感情,对孩子,对自己最爱的人的眷恋好像也不过是“一晌贪欢”。因为你知道后面会是什么⋯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水在流,带走了所有的凋零的花,春天也要结束了,我以后到底会在哪里,天上还是人间⋯其实,这不也是我们的人生写照吗?我们最终都是要有一个最后的归宿,可是我们不知道那个归宿在哪里?所以我们都是在梦中,正如李商隐说“上清沦谪得归迟”在死亡发生以前,我们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一个大梦当中,可能是一种客居的形式。这个客居的身体有一天要到哪里去,我们其实不太知道⋯
“无常”佛陀教导我们无常即是生命的真相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