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朋友圈都是回家过年的消息,赶火车,买年货,让我这个异乡人好生羡慕。
去年今日,我也是欣喜地盼望着过年,每天想着去买礼物买年货,还带着娃买传统装饰品。家附近的商场,楼栋大堂,也都早早地装饰起来,充满了春节的氛围。娃的学校也都有春节的活动和演出。身处其中,感受节日的气息。
而今年在异国他乡,只能通过网络去感知节日的片段,再加上回忆往昔的情景,让自己在内心深处过个节。可是,越是这样,就越觉得有些忧伤。也许像我这样的成年人还好,毕竟往昔的记忆丰富,也足够之后几年的回忆了。孩子对春节也算有些记忆,可是肯定比我们淡很多,我时不时有些隐隐担心,他会忘记这样的传统,这些文化。而当他长大后,他也许很难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文化依托。
也不仅仅是因为在异乡,还以为去年我的老母亲去世,自己感觉我最初来源的那个地方,曾经拥有的那个“家”没有了。以前在国外,或者离家很远的城市生活,即使春节不能回家,也总是有母亲的牵挂唠叨关切,在远方的我们也能伴随着他们的节奏过一个虚拟的春节,而今年这种虚拟感都没有了。没有链接,只留空虚。虽然我还有姐姐们的关心,但终究缺少了最关键的那一点。
写到这里,真的有点想哭。不管你多大,想到母亲,你永远把自己放在一个孩子的立场,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位置,一个毫无顾忌地获得享受的立场。即使人到中年,还很贪念这种感觉。如今,我也是一个母亲,只能反过来做那个付出的一方了。看到现在的我,我时常会想,自己应该健健康康地,让自己长寿一点,让娃可以享受这种肆无忌惮地爱更多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