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12月20日,今天我们学习《唤醒老虎》第二章——心理创伤的神秘性。
第一节讲的是什么是心理创伤。
作者在这里谈到。人们在对待心里创伤的时,往往是从至创事件的角度,而并非是从心理创伤角度本身去对心理创伤进行解释。作者认为,由于人们没有办法精确地对心理创伤进行定义,所以很难识别。
在作者看来,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诊断心理创伤时,依据的正式定义是“由应激事件引起,而该事件超出了平常的人类历经历范围,几乎会给任何当事人带来严重困扰。”。在这个定义里,定义围绕“不同寻常”经历展开:“严重危及当事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严重危机和伤害到当事人的孩子,配偶和其他亲近家人或亲密朋友。家庭和社区被突然毁掉。目睹他人因某种事故或遭受暴力而被严重伤害或杀死。”。作者认为这样的定义在治疗的起始阶段以后,一些用处,但是却太过于模糊,容易造成误导。作者列举了一些平常生活中会经历的事情。并指出,这些被视为普通经历或者事件的事情也常常会引发心理创伤。
所以作者认为,要治愈心理创伤,关键要识别他的症状。但因为心理创伤症候群很大程度上是原始反应带来的结果,所以识别起来往往很难。于是我们不需要对心理创伤下定义,而是需要从经验意义上了解它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他例举了一个因车祸失去孩子的母亲的经历作为例子。在听到这个例子的时候,我的心也很难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仿佛感受到了那个母亲的心痛,恐惧和哀伤。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这些反应进行探究,从而对创伤性经历进行定性。这个方面,我好像也有这样的感觉。创伤性的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可以对别人的感觉真正的感同身受,当你觉得你感同身受的时候,你也只是陷在了自己的痛苦里,那个痛苦是你的,而并非是别人的。所以,能够真正治愈我们的,也许不是别人,而只是我们自己。
第二节,加利福尼亚州乔奇拉市。在这一节里,作者讲述了一个案例。26个遭受同样创伤经历的孩子,其中的一个,因为努力积极的采取自救的行为而让自己和同伴们成功得以逃脱,也只有他免受心理创伤的痛苦。从而引出了一个名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第三节,心理创伤的神秘性。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孩子遭受了同样的创伤经历,却只有一个孩子免受饱受摧残的创伤后遗症的折磨?为什么心理创伤只会对一部分人产生影响?所以作者得出结论,无论某个事件看起来多么吓人。并非每个经历的人都会有心理创伤。我个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会出现像这样的不一样。因为人和人之间都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与每个人的耐受能力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就算我们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也会发展出不同的心理机制。于是,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会呈现出它个体的差异。
第四节,唤醒猛虎:第一缕曙光。
作者在这一节里。先是叙述了他是怎样治愈了一个叫南茜的患者。他从这个患者身上,发现了“真正促使他痊愈的不是情感宣泄,也不是对童年时期那次扁桃切除手术的重新体验。而是因为在从被动呆滞地僵直反应中走出来,积极而成功的实施头拖的过程中,她实现了能量释放。”。换而言之,南茜的冶愈,得益于他从僵直状态中走出来,并且逃脱时的躯体活动,在躯体活动中,他才把能量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应对威胁的时候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我们就可以使自己免受心理创伤的侵袭,或者治愈自己的心理创伤。而且,我们也可以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后,这样去利用自己的身体资源。
作者还指出,以往的让来访者重新体验旧时的情感痛苦的治疗方式,在严重的时候也许会给人带来第二次的创伤。他认为,要想从心理创伤症状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我们身体深处的生理资源,并有意识地利用他们。作者认为,我们有能力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改变我们的本能反应路径。换而言之,应对心理创伤的反应,我们是可以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就像我们可以学会拿筷子吃饭,或者在搏击的时候,对于对方突然的袭击而做出本能的反应一样。反观那26个经历了相同创伤经历的孩子,那一个没有产生心理创伤的孩子正是由于自己对创伤事件做出了相应积极的身体反应,他在解救自我和其他孩子的过程中将被聚集起来的能量消耗掉了,他成功地将能量和恐惧释放了出去, 从而不至于让自己的神经系统因为这些能量和恐惧而承担过重的负荷。与南茜通过做出逃跑的举动而冶愈了自己的惊恐发作症一样,采取自救行动的孩子也让自己免受心理创伤的痛苦折磨。由此,作者发现,我们人类都天生具备治愈自己的心理创伤的能力。这样的发现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就好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看到这样的语言,都让我觉得信心倍增,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啊。
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不但与心理相关,而且与生理相关。创伤治疗的核心在于我们要能够认识到创伤意味着动物本能出现了偏差。如果有意识地对之加以利用的话,这些本能能促进我们从创伤应激障碍症后向健康状态的转变。看起来作者对于这个发现是非常有信心的,抱持着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我也在这当中看到了真正要治愈而实施起来的困难。因为本能之所以称为本能,就在于它的难以改变的状态。有的时候我们都来不及反应,身体就已经先一步做出了反应。在这种时候,我们的身体比我们的思维更加的诚实。当然有的时候也更加的懦弱。本能真的可以被改变吗?我只能够说,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