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段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是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结尾。据说,沈从文本来写的是“这个人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妻子张兆和看完以后,觉得太悲观,她觉得人活着总要有点希望,沈老听后就给改掉了。
沈老在结尾添上的那句“也许‘明天’回来”,“明天”二字加了引号,更像一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暗示,沈老用一对标点,既照顾到妻子的想法,也没有改变整体有些哀伤的基调,这说明沈老还是很爱妻子张兆和的。
曾经看到过一位女老师解读的《边城》。当她讲到深情时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好像她自己就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一样。她的解读深深打动了我。她作为一名读者和解说者为这部小说做出的贡献,不亚于沈老献出的笔墨。
正是听了她的讲述,才激起了我急于深读这本小说的兴趣。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掌管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有两个儿子,哥哥天保和弟弟傩送,他们俩先后喜欢上了十四岁的少女翠翠。后来,天保知道傩送和翠翠互有好感,不想和弟弟争夺幸福,也为了疏解心情,于是独自出船去了,却在途中意外殒命。
傩送受此打击,不再去为翠翠唱歌。而翠翠这边,与她相依为命的祖父做了一辈子守船人,以为快要熬到头了,却发生了一次次的意外。明明两兄弟都喜欢翠翠,却没能够为孙女安排好归宿,于是心生绝望。最终,在一个风雨之夜离世了。
我没有去过川湘交界处,不知道那里的风土人情是什么样子。不过放到现在,《边城》里那样的山水人家,那样的青天白日下原始的、身心完全投入其中的生活,恐怕任谁也不能再亲身体验一遍。如今能够读到,已经算是幸运了。
《边城》有两美,一是自然美,二是人性美。茶峒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天保兄弟两个在爱情上的礼让,以及追求爱情时的浪漫和坚定,都是书里很温暖人心的部分。
最有悲剧色彩的是翠翠的祖父。他一直在为孙女的事情奔走,但兄弟俩的父亲顺顺以为老人家多管闲事,过分插手年轻人的事情。弟弟傩送呢,也觉得老人家吞吞吐吐,不够爽快。悲剧的最终发生,的确也有翠翠祖父的责任。
但这是必然的,因为翠翠的妈妈曾经撇下他们,和一个当兵的人走了。
关于自己的一生,用祖父自己的话说:人太老了,应当休息了,凡是一个良善的中国乡下人,一生中生活下来所应得到的辛苦与不幸,也已全得到了。
但是对于翠翠,祖父不想认命,不想让她未来受苦,所以对她的终身大事慎之又慎。祖父在心头旧事留下的阴影中独自撑篙五十年,他不止要孙女上岸,还要她在岸上笑着生活。至真至诚的亲情,大概就是这样了。
年轻单纯的翠翠一直在这个小城孤独的等待,盼望着有一天傩送会回来。人活着总要有点希望,这点希望是让她继续活下去的信念。这本书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人们都是淳朴的,善良的。可是翠翠的无助和盼望在这洁白无染的世界里洒下了点点墨汁。 在这个世上,有快乐,就有悲伤;有希望,就有破灭。没有绝对的光明,也没有绝对的黑暗,什么都不是绝对的为什么不让自己活的快乐些呢!
关于《边城》,作家汪曾祺是这样评价的:《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每个人读《边城》都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情,沈老写作的感情基调本是悲伤,但沈老的妻子读出了人生的希望,我也认同她的观点;那位老师读出了透骨的悲伤;作家汪曾祺读出的确是沈老的“鼓立”饱满的特别让人垂涎若渴的语言。
对于一本书,你阅读的出发点不一样,那么你所汲取到的营养也会有所不同,只要用心阅读就会收获颇丰。
在这个鸟语花香的春天,读一读景美、人美的《边城》,相信你也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