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去了一趟早教中心,
体验绘本阅读活动,
虽是一个小活动,
其中有两个地方让我有些感触。
一是整个活动其实是包括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孩子和家长一起,后半部分是家长在教室,孩子到外面由老师带着玩。
当在活动前,老师并没有告知家长活动包括这两个部分,所以,当上半部分进行完时,老师是直接安排别的老师带孩子出去。
感觉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妥,对于一到两岁的孩子,正是安全感建立的时期,如果没有提前跟孩子沟通,就直接跟父母分开,这只会增加孩子的分离焦虑。
一开始泥鳅看到别的孩子杯老师带走,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往我怀里钻,我没有直接让她跟老师走,而是跟她说,妈妈要在这里等你,你可以和老师一起玩滑滑梯。然后,她就开心的去了。
二是上课前,小朋友都在活动区玩,泥鳅是在临上课前发现了秋千很好玩,便坐了上去,刚坐上没多久,大家便都进教室了,泥鳅还在秋千上玩,一会,一个老师过来对着她说,你看,大家都进教室了哦,就你还没有哦。
可是,无论怎么说,泥鳅就是不愿意下来,我看老师有些着急,一直用别人都进教室这种方式,给泥鳅制造压力。
于是,我说,我来吧,
我说,你还想坐秋千是不是。
泥鳅边点头边哼唧,
我又说,你看老师拿的什么,哇,好多的玩具。我们去看看。
抱她下来,她虽然也哭了一声,
转眼看到好玩的玩具,
她又好奇的想看看。
转移注意力成功,
接着带她进教室,
安静下来。
想到这样的专业机构,如果老师的眼里有能力多看见孩子的生命,
那会帮助到多少个孩子和家庭啊,
如果这些老师和家长能有机会看到刘老师的这本书,
对她们在陪伴孩子的路上,
会有机会提升自己对生命的那份觉知,面对育儿困惑,
会更加清晰自己解答的方向。
所以今天严重推荐老师的这本书,
无论你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