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咬回去,但是可以打回去!

借着昏暗的灯光,趁着孩子们都熟睡了,觉得很有必要记录下今天的心得。

李老师好,可以就早上的场景请教一个育儿问题吗?

【场景】:

妹妹刷牙杯子里没倒干净的水,不小心倒在了一旁准备来刷牙的姐姐脚上,姐姐袜子湿了,瞬间毛了:杯子里有水都不知道,我也要倒在你袜子上。

妹妹跑到厨房,躲在我身后,姐姐拿一杯水气势汹汹,冲上去就准备倒。

【处理】:

妈妈:程羽墨你干什么?!

姐姐:她水倒在我袜子上了,袜子都湿了!

妈妈:她又不是故意的!你这样奶奶又要多洗两双袜子!一把使劲扯开了姐姐一米多远。

姐姐:扭头走了,委屈的刷牙,我说话也不理我,

妹妹道歉: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姐姐:也没说话,吃早饭还带着眼泪…

【问题】:

姐妹之间这种睚眦必报的事情如何处理?

不处理,任由姐姐各种还回去,有时候还会连本带息,如何教会她并非所有问题都应该以牙还牙?

处理呢,姐姐又觉得我护着妹妹,她受委屈?

智慧的李老师,迷茫的妈妈请您指点迷津[抱拳][抱拳][抱拳]。

【看法】:

李老师:首先,这不是被狗咬了一口;其次,狗咬了一口,虽然不能咬回去,但是可以打回去!

其他交流,详见聊天记录:

换位思考,孩子反应正常

好一个“行不言之教”!


说到这里,我已经从一个气势汹汹要教训人的妈妈切换回对自我的反思了。

刹那间又觉得,孩子之间的矛盾,自己再一次处理得太苛刻了,什么原因呢?不知。

只是内心无比的愧疚,于是趁机摸鱼下了个早班来接孩子放学,给她们一个惊喜。

见面后,发现孩子的净化能力挺强,丝毫没有早上分开时低落与委屈,可能真的孩子爱我们胜过我们爱她们。

【总结】:

1、对于矛盾冲突管与不管的问题,尽量去管,可能也是孩子释放的一种需要父母关注的信号。

2、更多的接纳孩子,你才能更好的理解她们的反应。

3、不过早贴标签。以牙还牙,睚眦必报,不过妈妈个人成见,事实也并非如此,不宜放大给孩子。

4、说到底,为人父母一场,不过借养育孩子这个课题,修炼个人心性;

其实,在这个基本面,孩子是课题本身也是修炼参照体;

且修炼之路漫漫,需要持续学习,也需要功力深厚的智者指点迷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