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毕淑敏的新书《世界如锦新如梭》,一本文化地理散文书。大学的时候买了好些毕老师的书,她文字里充满了智慧与平和,对世事宽宥且淡然,从《蓝色天堂》到《幸福三部曲》每一本书字里行间中对现实的描摹都是采用温情而清淡的笔触,有时甚至是隐晦的一笔带过。
她写家暴和破败婚姻,只是简单的说期间的故事与曲折我们不言而喻,没有批判,也没有声讨;她写国人在外旅游整体呈现的不容乐观的素养,只是单纯地提及要避免外国人误将每一个东方人视为中国人的尴尬,巧妙的自省,隐晦地批驳;她写藏地恶劣的生存环境,没有龇牙咧嘴的彪悍生猛,也没有晦涩阴郁的压抑,只是浅道寻常人在苍茫雪域高原上的谦卑与渺小。
如她这般,经历过生命里的种种跌宕起伏,才拥有了由心而生的轻盈处世态度,我向往她的人生经历,赞叹她的渊博学识,也一再地被她文字里真挚的平和与美好所打动,我承认自己本性里的天真过于烂漫和执拗,因而对时常诡谲的现实总是抱以退避而疏远的态度,更是沉浸在这种柔软处世哲学的灌输中不可自拔,这种不合时宜的“揠苗助长”使我一度固执坚守自己的象牙塔不愿出来,对外面的“风雨”惊愕而焦虑,然而温室花朵终究过于娇小与脆弱。
所以即便我已至婚龄,心里却始终泰然若稚童,依然处在跌跌撞撞、凄凄怆怆的成长路途上,还要消耗很多很多的时间去抵达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再怀揣过多的恐惧与担忧,为人处世妥帖而自若,不自欺与隐忍。
我明白透彻的领悟还需要自己用经历来攫取,需要打开狭小幽闭的自我空间,去经受生活海洋里的各种波涛汹涌,伤害也好、苦痛也罢,当你都被它们眷顾一番,每一次的风浪平息后,你柔软的心才会变得刚硬一些,你高低曲折的棱角才会被打磨得平实而圆润一点。
其实早就暗自应允过自己不再买毕老师的书,但再度购买,理由也很简单,现实的日常工作限制了我探索和感悟世界的步伐,每天我虽神色平静,心中却总是波澜万千,我厌弃被束缚在办公室格子间的木桩子动弹不得;我反感在高屋建瓴圈禁起来的方寸之地上重复而单调的度过大部分时光;朝起暮宿,宛如一个附着链条的机器;我更难忍畸形愚钝的规则重重叠叠地奴役着麻木的人,放眼四目,缺乏活泼的生命力。
总归还是庆幸能从他人书写的故事里去感知这个世界,借以剔除一些狭隘与怨怼。
《世界如锦心如梭》是毕老师17年2月份发行的新作,书页精致、图文精美、内容滋养,能使人领略到自己限制生命之外的开阔,驱走一些搁置在心间的阴霾,书本篇幅不长,仅此几篇散文,让人有些不忍猝读,近两天反复翻读了第一篇游记——《冰岛姑娘和海盗性格》
毕老师旅行到冰岛时探索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她写海盗时期的维京人最多,笔触理性而温润,透过历史长河中大开大合的英雄主义痕迹,她看到了海盗的蛮荒与残暴;借古视今,他也赞颂维京人不惧生死、团结凝练的气魄;她感慨海盗盛极一时、横跨世界的豪迈与跋扈,却不得不沉寂在历史浪潮中的必然。
在她图文并茂的书页里,我还看到了冰岛浑然天成的澄澈自然风光、见识到地球边界幽蓝极光的奇特与靓丽;我感染到维京后人自由干脆的处世之态,也对维京姑娘虽敢爱敢恨但轻视伦理的恣意不以为然。
作者如此,读者亦然。
旅行就是这样,见识到与你习以为常的周遭大相径庭的人事,有好也有坏,外部的繁华与新鲜,让你在赞叹与惊异的同时也深谙自己的浅显和苍白,甚至衍生卑微、惆怅的情绪;而途中不可言喻的灰暗和寥落,又会让你心生虔诚的悲悯和舒心的庆幸。
旅行的确是一个诠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像手执剪刀般,将生命里部分褶皱的小分支去除掉,留下平整、顺滑的布匹,再去如锦的世界里,用轻盈如梭的心编织出更多丰富和圆满。。
这是我的愿望,虽然当前还属于荒妄的想象,但我始终会心存渴慕与向往,边克服内里局限,修缮自我,突围困顿;边积蓄能量,储存实力,收获轻盈。
期待着那一天,我能轻松且勇敢地去探索和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