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讲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这是说,上古之人,是不知道“病”为何物,因为他们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精神愉悦,精神自然越来越好。而现代人,生活饮食习惯非常不健康,暴饮暴食、熬夜、透支精力、缺乏运动……,这样就会提前耗尽自身的气机,散失了体内的“真气”,自然容易生病了。
中医认为,任何事物都分阴阳,人也不例外。人的体质有阴阳平和型、偏阴和偏阳三种,这三种里面阴阳平和的人身体最好,不易生病,但是现在这样的人非常少,大多数人都是出于亚健康的状态,身体或多或少,都有某方面的疾病。
现在大多数人出于“亚健康”状态,什么是亚健康状态呢?疲劳 、掉头发、出汗、情绪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都是亚健康的表现。亚健康本质属于“虚”,是由于阴阳轻度不平衡造成的,如果不能够即使纠正,就会从亚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
“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一条医疗原则。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一年中,我们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依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阴阳调节。
不生病是每个人的心愿,如何才能不生病,健康到老呢?其实很简单:顺应自然养生,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能把身体养好。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也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所谓养生就是注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句话讲出了养生的最高境界,那就人要顺应阴阳、寒暑、燥湿、四时的变化,这些自然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应,掌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能够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