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是低自尊者的典型表现。
自卑者的核心问题在于自尊心过低,而自尊是一个人能够接受自我、看待自我的核心要素。只要意识处于清醒的状态,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两个关系:一个是同周围人的关系,另一个是同自己的关系。换言之,哪怕你远离社交、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同样会挣扎于同自己的关系之中。跟自己相处时你是如何看到自己的,是觉得欣赏还是厌恶?是接纳还是排斥?是肯定还是否定?你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将衍生出诸如沮丧、失落、开心、快乐、幸福、满足、孤独、愤怒、挫败等感受和体验。如果你总是逃避这些感受,那么你将变得冷漠、刻板和僵化。
>低自尊的表现
无价值感与自我否定
低自尊者较为明显的体验是无价值感,而且长期伴随着自我否定。对于低自尊者而言,始终觉得一定要做些什么才能够体验到价值,一定要赢得别人的认同和肯定才能够体验到价值。因此他们倾向于迎合别人,倾向于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肯定和接纳。
可以形象的比喻为:他们自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他们自己是接不住自己的,势必要将自己交给他人才可以。另外一个比喻更为巧妙:他们不认为自己是钱币(始终有价值)而是认为自己是一把锄头(只有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才有价值)。
逃避内心的感受与忽视、冷落
低自尊者倾向于逃避内心的感受,他们倾向于忽视、冷落和怠慢自己,就像是童年时期父母对他们一样。任何让他们觉察到自己很脆弱的感受,被他们压抑、忽视、否认或者投射出去。于是你看到的是一个外表很理智,情感很冷漠、对人对事都表现的界限分明的样子。他们心里面觉得:“我的感受和想法不重要,所以我没有任何感受和想法”事实的确如此,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感受、情绪、想法长期被忽视,所以好像的确没有人在乎过他们一样。在他们内心深处内摄了这些不好的客体,不仅被外人忽视和冷落,还要被他们自己忽视和冷落。
认知、行为僵化、刻板、不自然
低自尊者的认知、行为僵化、刻板、不自然,这是他们的种心理防御手段,是在极力维护属于自己的边界。
举个例子:一群人正在聚会,有个人正在分零食,低自尊者就会假装不在意的样子躲在最后面,直到分零食的人主动走过来。他们在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从来不去主动的争取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另外一点,他们也在用规则、秩序和边界来维护白己的权利。换言之,他们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得很重要。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拿走属于自己的东西,除非经过自己同意。
<为什么会变得低自尊?>
①父母长期否定、冷落和忽视。低自尊的形成与最初的重要关系有关,通常是父母的长期否定、冷落和忽视造成的。一般而言,父母很早就要忙工作和处理生活事务了,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这个阶段的孩子要么一个人生活,要么跟着家里的长辈。此时,孩子内心体验为孤独感和无助感,对于父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被父母冷落和忽视的结果就是,孩子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关心和爱。透过一个方面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孩子在与人相处时会变得自卑和害羞,觉得自己不受欢迎、总是带给别人麻烦。
②某个成长阶段过于匮乏
成长的某个阶段过于匮乏,在孩子内心形成一种“荒漠感”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或者孩子的确什么都没有,所以在与人相处时也给不了别人什么东西,所以接受别人的给予时内心也是忐忑的、羞愧的、拘谨的。一种实体的匮乏会延伸到内在的匮乏,他们觉得自己也没法给别人关心、照顾和爱。因为他们自己想要的关心、照顾和爱也没有得到满足。人的成长从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学习和模仿。如果没有人关心、照顾和爱他们,他们既不懂得关心、照顾和爱别人,也不懂得关心、照顾和爱自己。
<如何走出低自尊?>
①认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想要走出低自尊,就要先认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没有感受和体验就没有成长,就会变得特别脆弱、经不起风雨。感受和体验是心理活动的产物,表明我们正在思考、经历、觉知、感受现实。无论是幸福、满足、快乐,还是失落、沮丧、悲伤,都是属于我们的情绪体验,我们要全然的接纳它们。当你看到别人有很多朋友每个人都有说有笑的时候,你内心体验到的可能不是孤独、冷落,而是觉得厌恶,你厌恶他们讨好和迎合。这是你在逃避自己真实的感受,以此来否定自己需要被理解、看到和陪伴的需求。
②迎接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想要走出低自尊,就要迎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正如上文所言,你看到别人有说有笑你觉得厌恶,认为这是充满虚伪的人情世故”,接下来你要让自己放松 下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觉得这是虚伪的人情世故?
哦,原来我自己成长以来从来没人理解、关心和爱我,所以我觉得世间不存在理解、关心和爱,所以我觉得这是虚伪的。接下来你会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我理解的那样,的确有人会被理解、关心和爱,只不过不是我而已。此时你会觉得自己特别痛苦、难过、伤心,孤独。这才是你真实的感受,迎接这些感受你才会开始理解明白,懂得自己才慢慢地学会关心、照顾和爱自己,接着才能够学会关心、照顾、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