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西弗斯每天早上推动巨石,傍晚到达山顶,然后巨石自然从山顶滚落。第二天,早上,他要再去推石头上山,周而复始。
这是不是很痛苦呢?我想是的。因为似乎永远没有终结,看不到希望,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但是,按照加缪的看法,西西弗斯也可能是幸福的。
这里面有幸福吗?我想有的。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推石头的循环,可以是绝望,也可以带来希望。毕竟,每一天都有固定的那块石头,可以供你推到山顶,谁能确定,这个过程里就没有快乐呢?
幸福来源于比较。早上,巨石在山下,一点点推过去,中午到了山腰,晚上到了山顶……努力带来了变化,为什么不珍惜这里边的福气!
第二天,石头又在山下,也许会有一点沮丧吧。但是,石头还在,山也还在,可以再一次的推上去。这个过程里,有可以体会的、平凡卑微的幸福!
巨石和大山,并没有战胜西西弗斯;所以,西西弗斯至少不是个失败者,虽然也不好说他是成功的。和命运僵持、角力,在寂寞的世界里,发出一声存在的呐喊——无论平凡与否,都有一点点英雄的光辉!
我想,有巨石和大山做伙伴,毕竟是幸运的,终归好过一无所有。最彻底的绝望,并不是推石和落石的循环,而是有一天,巨石和大山统统消失,推与落不复存在。可以说西西弗斯得到了救赎,也可以说,西西弗斯存在的支点消失了,他也许会恐慌而不知所往。
存在主义的哲学,以及存在主义的心理治疗思潮,都可以在这个故事里,窥见一点斑斓恍惚的影,并默默投射出人生的况味。
二
时间已经过了那么样的长久,直到有一天,尼采说:“上帝死了”。
倘若众神已经凋零,那么,有谁还能规定西西弗斯的生活?那个众神的处罚,抑或咒语,还依然有效吗?
照理说,当此之时,惩罚已经结束,西西弗斯已经自由。
能够选择是幸福的,因为可以选择;能够选择也是可怕的,因为居然需要做出选择!
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那部电影,里面很多囚犯出狱之后,才真正踏入地狱。正常人的生活是那样可怕,使他们格格不入,于是逃离,或者自我了结。
回到习惯的生活是种本能的喜欢。习惯的生活也许很美,也许不美,然而充实、踏实、确定而无须怀疑。也许你会嘲笑这是麻木不仁,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生活在其中的人,他自己究竟的感受如何。有勇气跳出藩篱自然值得称道,回归惯性,也未必就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批判。
习惯的生活里,有安全感居住的空间。每个人都想给自己的生活以意义,跳出者如是,居留者亦如是。
西西弗斯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必须选择的困境,在诸神凋零之后。
倘若有上帝视角,他会知道,此刻自己是唯一的神。可以创造新的世界,新的规则,以及所有、一切。
然而做创世纪的上帝,是辛苦的。而且在决定做上帝之前,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搞清楚自己的存在状态。如果诅咒已经消失,石头不再滚落,那么,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监狱的墙既然已经倒塌,但墙外的未知的世界,真的是他需要的吗?
我想,大概他并不希望诸神凋零,不愿意知道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想,他也许会依旧那么踏实地,去做自己的苦力。把石头推上来,然后推下去,再推上来,再推下去……周而复始,一如从前。
心理学家也许会称之为强迫性重复吧,或者什么其他的名号。但西西弗斯自己明白,在这样稳定的循环中,他有自己的幸福。
是的,西西弗斯有了选择的自由,然后,他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