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时间在读本书,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就感觉挺有趣的。本书主要阐述禅是什么?(百度: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摩托车维修的艺术又是指什么?
1968年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带上儿子克里斯和约翰夫妇一起骑车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城,在路上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迎来了自我的解脱。
书中所讲述的思想的鬼魂、分析的刀子、心灵的高原地带、理性教会、溶液结晶、传统的二分法等印象深刻。
书的开始,作者说自己很擅长维修摩托车,出行时,身上常备维修工具,而同行的演奏家约翰夫妇却对此无丝毫兴趣,并对现代科技感到恐惧。由此,作者引出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两种认知:古典与浪漫。前者表示理性分析,而后者则是感性感受。然后,从这种二元论出发,作者通过对一个叫“斐洛德”的人回忆,思考,梳理了哲学史上的不同观点,最终提出了理性和感性的起源--“良质”的概念。
良质是什么?
良质是什么?作者在书中说:
良质是一种思想和陈述的特质,我们不能经由思考的方式了解它,因为要给它定义是一种僵硬而正式的思考过程,良质是无法被界定的。
又说:
但是即使良质无法界定,你仍然知道它是什么。
他写道:“良质像一个太阳,它并不是绕着我们的主体和客体运转。它不是被动地照亮他们,它们也没有隶属于它们。主体和客体是由它所创造的,它们才是隶属于它们。”
良质是一切的源头和本质。
然后斐德洛心血来潮地走到书架旁,拿起一本蓝色精装的小书,许多年前,他把这本书整本印下来,然后自己装订成册,因为他在书店里根本买不到。
这是两千四百年前的老子的《道德经》,他开始念其中已经念过许多遍的经文,但是这一次他想从中找到某一种替代品,于是他一边念一边解释,他这样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道德经》英语部分经作者融入个人见解,较中文原文更易明白,是故需列英语部分辅助说明--译者注)斐德洛一句一句地念,一行一行地念,发现它们正符合他的意思,只不过他表达得很僵化,而《道德经》中却说得非常清楚而准确,这就是他一直想说的,只是此刻却从不同的背景,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来。他从另一座山谷看到这一座山谷的景象,他所说的不是陌生人所讲的故事,他本身也是山谷的一部分。
他看到了一切。
他已经破解了密码。
他一行一行地继续读下去,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其中没有任何不合之处。
他所提倡的良质就是这里所谓的道,是所有宗教的原创力,不管是东方或是欧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是一切的知识,是所有的一切。
然后他睁开心眼,看见他自己的形象,发现了自己身在何处,他看到了什么……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斐德洛先前感受到的滑动,内心的崩解,突然之间冲力越来越大,就像山顶滑落的岩石一样。在他能阻挡之前,突然累积起来的意识开始逐渐膨胀,一直膨胀到失去了控制,于是雪球愈滚愈大,远远超过它原先的体积,直往山下滚去,一直到山上不曾留下一物。
一切都消失了。
再看下去,你会发现良质的原文是“quality”,而翻译道德经的道也是“quality”!难道作者探索出来的“良质”就是老子的“道”吗?
很高兴有机会阅读此书,这不仅是一本哲学书,更像是行走在路上的鬼魂。读到最后,作者似乎找到了他所谓的“良质”,也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不伦良质是柏拉图的善,苏格拉底的真理,道德经的道…都是在追寻内心最好的某个东西。
全文最后作者和儿子克里斯看到海的那一刻,我想他们是辛福的。作者也在这次旅途中收获了更多心灵上的救赎,书中有句话很有道理,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遇到多少人,见到多少未知的风景,而是在某个瞬间,突然认识了自己。其实旅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陶冶和自我升华的过程,就像书中的旅行,不管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还是繁华热闹的西部都市,都成了认识自己的过程。
这本书给人带来的感觉并不是震撼或者颠覆的,它只是在行云流水间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洗涤。这就是好书的力量,在夜深人静之时,翻上十来页,不求甚解,也能心安理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