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难得在家里早餐,昨晚在盒马定了早餐及菜品,便各自睡了。
早上站桩前,打了豆浆蒸了红薯。站完桩又煮了十个鹌鹑蛋,看女儿在我站桩的时间里已经将包子馒头蒸到饭锅里,便喊女儿起床。
女儿在床上说,你昨天不是说要给我肉丝下面的吗?
突然想起昨晚的确说过。自己主动说她今天要出去上一天课,需要补充蛋白质,适当吃些肉是可以的。
肚子有些饿。早上三点起来禅坐一个半小时。然后小眯一个小时。起来站桩一个半小时。感觉胃有些盘搅,先喝了杯打好的豆浆,就开始着手昨晚的承诺。
女儿在床上喊道,晚点做,我还要睡一会儿。
看看时间,正是胃经流注时间(7~9点),现在八点半。
总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过往习得种种,也该改变了。
走到房间对女儿说,我现在有时间给你弄,一会不见得有时间喔!
女儿诧异,你有事吗?
是,待会我可能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见得愿意放下手上的事情来给你弄早餐。~我笑着说
女儿思忖了会,说,那好吧!你弄,我起床。
我按照自己的节奏切好莴苣,瘦肉切丝,拌上生粉,放进酱油,油,配上辣椒,大蒜,大火爆炒。
另起一锅烧水,下面,剥好鹌鹑蛋。然后一碗古法臊子面成功端出。
在如是做这些的事情。我的眼前浮现的一幅画面。
中年的太婆,腰围着围裙,坐在一楼的门口。耳朵听着两边房间的动静。每一方的儿子起床,她都会起身去弄一碗面条给他们。
太婆认为面下早会“乱”,所以她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守候她的儿女,让他们能够在上班前吃到一碗合适的面。
那份至诚的母爱,常常令我感动,却又不得不质疑这样的“牺牲”
我的母亲性格里没有那种太柔的部分,但也会在我们偶尔回家时,也采取这样的方式守候我们,以来表达他们对于我们的爱。
今天就在给女儿弄早餐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这些。我在想,除了这样给予爱,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如果以我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女儿与我是不是双赢?没有一方牺牲付出,共同的给予与爱是不是会更好?
即使女儿那个时候坚持不起床,坚持晚点吃。我也会去做自己的事情,不会去以这样的牺牲去守候。我会选择那个时间段我有时间就做,如果我正在做其他的有兴趣的事情,那么我可能会遵照自己的内心去继续做我的事情。
这或许就是年代的不同。母亲,太婆那个年代更多是以牺牲自我来获取对于他人的认可,爱作为价值。
而我们这个时代是以双赢,或则看顾自己来取得自我价值。我们或许已经不再需要他人来评定自我价值。
今天早晨非常有趣,让我看到这一切。时代真的在进步,人类也在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