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难得闲下来看一部电影,选了一部运动题材的电影,一堆帅哥主演,超级养眼——台湾电影《破风》。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可能感受到的都是励志,爱情和友谊。而我看到的却是人性。
自从学了心理学以后,发现看什么都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去看。去细想这个人的故事背景,深挖他的过去和原生家庭。然后逐渐就能发现,所有好的剧本,人物的性格和做事方法,都是有一定的导向性。
比如这件事会是男主做而不是男二去做,从后面的结果上看,仿佛就是主角光环,可是从内部讨论,男主会做这样的事情,会有这样的一系列的反应是没有违背他的成长路程的因果关系的。
《破风》这部电影是一两年前的一部电影,但是给我的感觉依然是很舒服,很清新。台湾电影一般走的都是清新路线,跟他们的舒适的自然环境也肯定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男主彭于晏在获得一次胜利后,开始得意忘形,被媒体拍摄有狂躁症的倾向,称其为“暴走恶魔”。尽管女友和好朋友多次劝阻告诫依然无效。直到发生一系列的事情,被停赛,强迫休息后,他才能平静下,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有的人可能会说他是因为被别人害了,有的人说是因为他太想向他的母亲去证明自己,也有的人会说他是在那种环境下压力大导致的。这些观点都没有错,但是他的本质内心其实就是很容易受伤,很脆弱的,因为他从小就记着母亲的离去,没有安全感,缺爱。
最后他通过找回爱,找回自己,与母亲这位代表着原生家庭的人物和解。他也明白,一个团队,在乎的不是个人英雄优秀主义,而是团队的整体发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掌控着自己的人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看见很暴躁的人,也会遇见很唠叨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性格的人,从心理角度都是可以追溯到他的过去。他是不会无缘无故就发脾气,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就去打砸抢。
让我想起了台湾最近很火的电视剧,我很多朋友都跟我说她们在期待《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人性的善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越来越喜欢这种现实的写实主义电视剧,他会教我们看人,教我们更加关注和关心某些方面有缺憾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可是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远。看问题和看人都从表面穿过进入背面,或许我们可以看见的更多,也能够让你更深地进入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