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寻找人生的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读的书,也是一本可以用来和自己对话的书。

经典的书,它的经典不仅仅在于框架和知识,而是那些抽象出来的概念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色,反而能够闪闪发亮。

《定位》一书系统理论,而且力求广泛可以涵盖到每个有所求的读者。每位读者读完都会有自己心中的定位和收获,可能是商务上的诉求,也可能是产品推广的解惑,或者是对于案例中浓浓的代入感。

我只想说说定位理论里对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那六匹马。

第一匹马是公司,放大了可以说是行业是舞台;

第二匹马是老板,可以说是伯乐也可以说是被提携及被赏识;

第三匹马是朋友,讲的是扶持是伙伴,是淡如水的维持也是雪中送炭的支援;

第四匹马是想法,讲的是创新,是积累,也是不甘于平庸的尝试;

第五匹马是信心,说的是远方是情怀也是带一点得意洋洋的坚持;

第六匹马是自己,是坚持是持之以恒的信念,就像在马拉松赛道上终点线前的每一步每一秒。

管理学和经济学有各种力,定位也有六大马力。定位是一种讨论如何影响人的心智的方法,也是一种产品价值与客户接受程度的匹配方法。人是自己的产品,也是自己的客户,对自己定位服务于自己的内心。

聊聊情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怀。

今晚刚刚看完了一场充满情怀的文艺电影,满满的陈述,淡淡的忧伤。制片人娓娓道来成片的初衷:只是情怀,只是远方;可以让明星、导演及专家们啃着20块钱的盒饭全力以赴,也许有人想过奖项,但是没有人想过回报;结果也是一样,叫好一片的金马奖影片,区区2000万左右的票房,凭借着包场买单的延续。

是情怀和良知不值钱了,还是过多的油腻挡住了人审视自我的途径?

票房远远不能说明观影人心中的认可,文艺片往往能得到观影人最大的认同,没有商业的期许,只是定位人群的共鸣和认可,因为总有同样的人同样的良知在默默的关注着周边的现实。不需要掌声,却会有鲜花般的芳香。

我相信人是有理想和有执念的,就像无论商业片如何的横行和吸引眼球,总有清新的文艺片在富有情怀的影院里静静的等待着,留着那一份静悄悄的空间给着疲惫的人们。

产品和业务模式会因为准确的定位而大放异彩获得不菲的商业价值;国家和宗教也会通过正确的定位来增强本身的认知;人或者群体也会通过有效的自我定位,来发现自己在短暂的人生中的方向。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继续坚持在油腻的道路上奔跑,携着情怀。

Jump in and get your hands dirty...

12.18 观《嘉年华》电影(英文名 Angels Wear White) 及《定位》后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