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大集合

今天咱们讨论会计要素以及公布昨天的习题答案


              一.习题答案及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题答案为A。


权责发生制下,只要经济业务发生,不管款项是否收到,都应在本期确认收入,所以本月销售产品,应本月确认收入10000元。


第二题答案为B。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体现了谨慎性。


二、多项选择题


第一题答案为ABC。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编制预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题答案为ABC。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等,员工培训费用的支出只是企业费用支出的一种,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分类表述。

三、判断题

第一题答案为√。

第二题答案为×。

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能随意调整会计核算方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等。

四、案例分析题

权责发生制:

收入为50000元,因为只有12月5日销售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费用为水电费5000元与固定资产折旧8000元,共计13000元。

收付实现制:

收入为50000+20000=70000元,以实际收到款项为准;

费用为5000元,因为只有水电费是本月实际支付的。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按照经济内容的特征所做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对象具体化: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就是把企业复杂的资金运动等笼统的内容,进一步细化成更具体、更明确的一个个部分,这些部分就叫会计要素。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会计要素,反应企业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属于动态会计要素,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

(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

(1)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含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事项。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是资产形成的前提条件。

资产必须是现实存在的,不是预期的。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会形成资产。

只有过去真实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才能增加企业的资产。

不能依据购买计划或谈判合同这样的经济业务来确认资产。

举例:企业仅签订设备购买合同,交易未实际发生,设备不属于企业资产。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企业计量的资产要属于自己这个主体,这是会计主体假设的必然要求。

“拥有”就是企业有资源的所有权,能排他性地靠它赚钱,像企业的财产和债权。

“控制”就是企业没资源所有权,但资源的风险和收益归企业,能自主长期用它,也能排他性获利,比如企业融资租赁的设备。

不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就不是企业的资产。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得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就是有直接或间接让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能力。

企业把东西确认为资产,就是认定这东西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方式可以是直接进钱,也能通过少花钱来增加净收入。

那些预期没法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哪怕获取时花了很多钱,也只能算费用,不能算资产。

比如技术淘汰的设备没价值了,企业要当损失算进费用里,不能还当资产留在账上。

资产的分类

企业资产按流动性的强弱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能在一年或超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用掉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像现金、银行存款等以钱的形态存在的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短期卖出获利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买的债券、股票、基金。

应收及预付款项:日常经营中企业的各种债权,像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存货:日常经营为销售或耗用储备的资产,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非流动资产:除流动资产外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长期应收款:经营中超过正常营业周期的债权,如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

固定资产:为生产、出租等持有,寿命超一年且有实物形态,如房屋、设备。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如专利、商标。

其他非流动资产:持有期限超过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但又不能归到上述各项的资产,如银行冻结存款 。

(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债务,是企业当下实实在在承担的义务,未来还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义务,不是现在的义务,不能算作负债。

(2)负债的偿还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得在以后靠转让资产(比如卖东西)、提供劳务(比如干活)或者借新债来还,不管用哪种方式,最后都会让企业的经济利益往外流。

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还钱时间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

是要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还的债。

短期借款:就是从银行等借的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钱。

应付票据:就是企业用商业汇票买东西要付给持票人的钱。

应付账款:就是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该给供应单位的钱。

预收账款:就是买方先给供货方的预付款,对供货方来说是债务。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该给职工但还没给的各种报酬。

应付股利(非上市公司叫应付利润):是该分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没付时形成的负债。

应交税费:是企业按税法规定要交的各种税费。

还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也属于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也叫长期负债,是还钱时间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含的种类有:

长期借款: 就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的期限大于一年(不包含一年)的钱。

应付债券: 是企业为了筹集长期资金发行的,期限大于一年(不包含一年)的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长期应付款: 是除了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之外的其他长期要付的款项,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产生的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也叫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就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在还完债权人的钱后,剩下部分的索取权利。

所有者权益的钱数,就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剩下的金额(净额)。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来源分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通常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实收资本(股本):投资者(股东)按企业规定或约定实际投入到企业的钱,像国家、法人、个人、外商投的钱都算。

资本公积:是属于所有所有者共有的,不是靠企业赚的收益形成的资本,比如投入资金比规定份额多出来的部分、资产评估变值钱了、收到别人捐赠的资产、关联方交易多出来的差价等。

盈余公积:企业从赚的净利润里按规定提取出来存着的钱。

未分配利润:企业交完税后的利润,按规定分配完后剩下的部分,以后还能再分配。

因时间原因今天就讨论到这把明天再见!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

A. 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 待处理财产损失

C. 委托加工物资

D. 预收款项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负债的有(  )。

A. 企业购买的国债

B. 企业欠职工的工资

C. 企业欠银行的贷款

D. 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

下列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B. 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C.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D. 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偿还

三、判断题

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注:以上内容只是便于理解不建议作为简答题与名词解释的标准答案)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

主编:钟洪燕、姜猛、陈俊杰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年,页码:17-21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