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炎帝生了四个女儿。其中前两个女儿都没有名字,被称为无名少女和赤帝女,三女儿名瑶姬、幼女名女娃。其中前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儿一直默默无闻,小女儿算是靠着填海挣了名气,但后续炒作乏力。所以要论红,就数三女儿瑶姬了。
瑶姬自小就长得貌若天仙。这女子啊,长得好看就容易作情梦。当瑶姬步入花季后,情思也如自己的头发,开始剪不断理还乱了。她时时幻想着有个英俊的盖世英雄,能踏着五彩祥云来接她。可天不遂人愿,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多薄命。瑶姬还没等来她的如意郎君却无端地等来了一场绝症。看着掌上明珠三女儿日渐病重,身为医神的炎帝却无可奈何。那时候人们还不懂心病还需心药医的道理,最后瑶姬香消玉殒。
瑶姬死后葬于巫山之阳,她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这棵茎草昼吸日精,夜纳月华,最终修炼成了人形成了神,号巫山神女。成神后的瑶姬到处为人们排忧解难,救死扶伤。她帮着大禹治水,拯救了饱受洪灾之苦的巴蜀人民。渐渐地,巫山上有神女的消息就流传了开来。人们都很感谢这位美丽善良的女神。而对于她美颜容貌的传扬,一直延续在人们各种传说和诗词歌赋中。
时间流转千年后到了战国时期。正值盛年的楚怀王好打猎。有次他去三峡打猎,小憩于高唐馆。朦胧中他隐约听到有音乐声响起,还闻到不时飘来阵阵奇香。他睁开眼,只见四周祥云弥漫,异彩纷呈。忽又见一貌若仙人的女子缓缓向自己走来。
女子自言道:“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楚王仔细欣赏着面前这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的仙女惊艳不已,脚都挪不动步了。还没等楚怀王缓过神,瑶姬接着说“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楚怀王大喜过望,天不早了,关灯嘿嘿嘿。于是巫山云雨这个词被发明了。
此役之后,楚怀王还没从美梦中醒过神来,瑶姬已芳影无踪,仅仅那香味萦绕在了怀王身边。怀王舍不得瑶姬啊,于是寻至巫山,但一直再也没找到瑶姬。见此地峰峦秀丽,云蒸霞蔚,又闻此云乃神女所化。怀王慨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为表怀念,怀王在巫山临江侧修筑楼阁,号为“朝云”。
多年之后,楚怀王儿子楚襄王听宋玉说起自己父亲这档子风流雅事,羡慕的不得了。于是他也学着父亲游高唐,指望自己也能遇上这么梦幻的艳遇。可襄王却在瑶姬面前吃了闭门羹。襄王在梦里也倒是遇到神女瑶姬了,可瑶姬此时却是一副圣洁不可侵犯的神女形象。跟襄王谈吐之中意态高远,以礼自持。
襄王又不敢得罪神女,这让求色而去的襄王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了。虽然襄王一再强求,但神女却立场坚定,表示对襄王的要求实难相从。还有意和襄王拉开距离,不让襄王上前与她亲近,委婉规劝襄王洁身自律。高雅的谈吐让襄王也不好意思冒犯,最终襄王没占上便宜,瑶姬就相辞而去。
瑶姬从与楚怀王一夜枕席到礼拒襄王,可见一个女神是自由奔放还是冷若冰霜,完全是要看人定节操啊。而且这条规律从古到今,从人到神貌似都没有变过。所以当被某个美女拒绝时,不要考虑女神的节操,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长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