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它揭示了人们在评估自己的信念、判断和行为时的一种普遍倾向。这种偏差可能导致我们在理解他人时出现误解,因为我们倾向于认为他人会和我们有相同的反应和看法。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饮食习惯到政治观点,从穿着选择到生活方式,我们都有可能受到虚假同感偏差的影响。
在你提供的例子中,木匠因为自己的热感而错误地判断了孩子的需要,这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个寓言故事强调了理解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以及在做出决策时考虑他人可能的不同观点和需求的必要性。
斯坦福大学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在冲突回应的选择上,还是在愿意挂广告牌的行为上,参与者都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会做出与自己相同的选择。这种偏差不仅影响了他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还影响了他们对持不同意见者的人格评价。
虚假同感偏差的启示对于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和沟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经验和观点,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差异,而不是假设所有人都会和我们有相同的反应。
自我反思:在给他人提建议或要求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偏好可能并不普遍,避免强加自己的观点给他人。
策略性沟通:在试图说服他人时,提供多个选项可以帮助对方克服虚假同感偏差,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从我们的角度出发。
了解和认识到虚假同感偏差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他人,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沟通和决策能力。
今日电影推荐:《跳出我天地》
2000年戛纳电影节上映 豆瓣评分8.7
奥斯卡最佳女配、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
金球奖最佳影片
今日阅读任务:朱自清的文章
《匆匆》——二十四岁的感怀与思索
本文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的轨迹,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无奈与惋叹。
其特色在于:一是结构精巧,层次分明,承转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隽永清秀,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为一体,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创作背景:《匆匆》写于 1922 年 3 月,当时“五四”运动刚刚落潮,知识分子开始向内求索。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却也难免彷徨苦闷。朱自清在这种背景下,并不甘心沉沦,而是希望在人生路上勇敢前行,留下自己的匆匆身影。
表现手法:
在节奏方面:
- 缓急交替:作者叙述的语调与语速在急缓之间变化,如火山喷发、飙风急雨、飞星走电,又如春风细雨、山涧小溪。以一连串排比开头,形成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迷茫、困惑与苦恼;第二段则以平静甚至颓然的语调,转入自我心理的陈述;第三段延续第二段的抒写,继续细腻刻画作者的感受;第四段则又回到第一段的节奏,以六个问句反映出作者的焦虑,向人生发出追问;而文章结尾一句同样以问句作结,却显得忧伤淡漠,余韵悠长。正是这种“急-缓-急-缓-”的变化,使全文具有灵动的生命力,也使作者的情绪与感受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 起伏有致:文中一连串递进的问句体现出起伏的节奏。以第六段为例:每个问句中都包含对前一句追问的回答,而在这些回答稍稍安定之时,作者又设计了下一个追问。这种一起一伏的手法,诠释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对“匆匆”的体悟。
《匆匆》的风格是自叙式的,仿佛作者的自言自语,直白朴素。而其中穿插的比喻和拟人化描写则为文章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形成内容上的节奏变化。如将太阳拟人化,在纯粹的感伤中融入一份幽默与无奈,为文章忧郁茫然的基调注入了一些鲜活的生命气息。而这种生命气息的消逝,又更增添了凄然之伤。
散文语言蕴含节奏美,连贯的排比以其气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连绵的反复也是一种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同一语句,使语言具有鲜明节奏感的艺术手段。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之一,文章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复杂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荷塘月色》创作于 1927 年 7 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朱自清一直在为革命呐喊和斗争,但在四一二政变后,他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他既无法投笔从戎,参与革命,又无法平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憎恶,因此感到内心抑郁,始终无法平静。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作者首先交代了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强调了内心的“颇不宁静”,这种心情贯穿全文,是文章的文眼。第二部分(第二、三段):从荷塘周边环境写起,逐渐向“荷塘月色”主题靠近,第二段为气氛铺垫,第三段则进一步表现出作者的矛盾心情。第三部分(第四段至结尾前):开始正式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描写。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幻想超脱而不得的复杂心理。
艺术特色:
画面感强:作者通过多感官调度和重塑情境,使文章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语言朴素亲切、凝练、善用修辞:但也有评论认为其中一些譬喻过于浮泛、轻易和阴柔,在想象上并不出色。(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见闻感受的散文。作者将感情与思绪融入到风景描写中,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的思想感情,标志着“五四”散文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本文写于 1923 年 10 月,五四运动过后四年,文化领域较为冷落。两位新文化运动干将借游览秦淮河,滋润干枯的心灵,慰藉寂寞的灵魂,但在游览过程中,他们亲身感受到新旧文化的交锋,与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两位作者乘兴而来,惆怅而去,深有感触,便相约写下此文。
文脉梳理:文章开始,作者心境平静,陶醉于秦淮河入夜的景色,将深沉感情融入到对灯光、水色和月光的描绘中。然而,秦淮河中的妓船使作者的心情发生转折,由美景的沉醉转为现实的怅惘。文章后半部分为读者留下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作品主题:作者原本着力于秦淮河自然景观的描写,但歌妓的出现淡化了自然与他的审美情趣。作者把自己当时想听歌却又碍于道德束缚、想超越现实却又无法忘却现实的矛盾心情剖析得淋漓尽致,真实具体,情真意切,极具感染力,为后文从梦中回到现实做好铺垫。
真情美:作者在对待歌妓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中,展现出最直露的真情。他从觉得不太适宜,到真窘着再拒绝,再到后面的议论,表现出他从“憧憬”到“盼望”,再到“固执的盼望着,有如饥渴”,最后却因“众目昭彰”而“有所顾忌”的矛盾心理。作者将自己矛盾的心情展现得一览无遗,使读者看到他在人性与道德律之间的真实写照。
总结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情,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无奈与惋叹。
文章结构精巧,层次分明,文字隽永清秀,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绘燕子、杨柳、桃花等自然景物,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入其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在创作背景方面,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人的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文章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彷徨。
在表现手法上,文章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如排比、拟人、比喻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节奏起伏有致,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匆匆》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不要虚度光阴。
《<荷塘月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彷徨》读后感